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设计
3  4  
PDF 版
· 图形的游戏
· 伦敦时装周引领秋冬潮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图形的游戏
□储玲娟
  汉斯·希尔曼对国际设计界的影响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那时候人们就认识到了他的重要意义,在大量的国际诗集和设计杂志中都有他的作品。

  作为艺术家的汉斯·希尔曼在40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是广而博的,他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招贴设计艺术家,还是一位插图绘画大师,也是一个杰出的教育者,著名的冈特·兰堡就是他的学生。在中欧,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对当时东德的招贴艺术家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这么说,希尔曼的“招贴学校”的辐射力抵达国际范畴。他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统一性,这不是指任何主题下的创作都是一样的,而是他在一直以来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他一贯的创作风格。这一点也证明,他从最初起就是一位设计天才,他的作品不重色彩的表现,或者说,有意识地忽略色;而线,虚实浓淡和影子的运用是他作品的绝妙之处。

  长期以来,汉斯·希尔曼孜孜不倦地创作了大量的设计作品。在他最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平日对速写训练的重视成就了他在手绘方面的精深造诣。而运用钢笔、铅笔等手绘表现风格,正是他设计创作的秘诀。也正因为这种创作风格,使这位不知疲倦的设计天才在插花艺术和图形设计两个领域均得到了高度的赞誉。

  汉斯·希尔曼主要是靠他的电影海报而成名。他算得上德国最早从事电影招贴设计的艺术家之一。从1953年到1974年,他为电影发行公司创作了130余张海报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给《新电影艺术》杂志创作的。在这期间,设计方法、表现方式和复制印刷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汉斯·希尔曼以单纯朴素的风格,更准确地传达了电影的情感与主题。由于受经费的影响,他在麻油毡上刻图像主题和题目,然后制作出较小的铅字印刷体字号排版,并把他们组合成一个整体加以付印,并越来越多地采用片段式的平面的表现形式。黑白单纯的表现手法,是他对电影故事情节、情绪的把握与整合的结晶。在高品位的电影和娱乐性电影之间距离逐渐拉大,并且前者日益走下坡路的情况下,用好的招贴画突出高品位电影就成为一种必要。汉斯·希尔曼的艺术作品实现了这一目标,因为他们通过简洁的形式和风趣的构想,通过一幅幽默的图画,来吸引喜欢这种品位的观众的目光。他完全避免了只使用于招徕性情较为粗野的观众的刺眼效果。通过这些电影海报,我们惊异地发现,所有的作品均出自这一位平面设计家之手,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一种清醒的、专业的和富于想象力的精神。他的一幅幅招贴作品,应用了使人惊叹的简洁而准确的视觉语言,采取了出奇制胜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1961年的《亚洲上空的风暴》,海报中心是一个在草原上疾驰而过的骑兵的普通侧面黑影。骑兵形象的各个细节,诸如马蹄、马镫上的一只靴子、一块马的腹部,放大了好几倍,构成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框架形式,一群身着制服的骑兵的暴力形象,构成了一种形式简洁、空间辽阔、速度快捷的意想。更慑人心魄的是那些以黑白表现手法来讲述惊心动魄的犯罪侦破案的侦探小说插图和连环画。没有看过他这部分作品的人,真的是无法想象,那些作品是如何将那些杂乱无章的犯罪现场由故事情节的深入而不断转换视觉角度展示出来,如何将平庸无奇的小角色、狡诈阴险的罪犯和智慧超群的侦探们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它们让观众情绪随情节跌宕起伏,随场面变化而波动。这使得他不仅仅成为一名招贴设计大师,而且在世界插画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汉斯·希尔曼是二战中的幸存者,他所在德国部队在进攻莫斯科的途中遭遇狙击战,他受伤而被英军俘虏;在奥地利战俘集中营无聊、枯燥和被管制的生活中,他爱上了画画;二战后,他才知道,昔日战友已全部阵亡,惟独自己受伤而侥幸活了下来。他想,是上帝让他走上艺术之路的。他更是感念上帝的眷顾,感念生命如此不易,而终生勤勉谨慎,毫不怠慢,最后完全献身于艺术设计事业。

  由于命运和机遇的使然,往往人生一个无奈的停泊就改变了他的一生。对希尔曼先生来说,这个停泊让他从事了喜爱和着迷的艺术设计事业,他培养的教授又培养出了教授,众多的优秀人才,都受到了希尔曼的影响。他长期致力于教学工作,他以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为标准,要求学生首先从速写基本功训练入手,用由简而繁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启迪学生,展示给观众的作品必须是几十张,甚至几百张草案中挑拣出来的精工细作的精品。他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循着他的教学链,我们不难发现他在一代又一代教师和设计师身上留下的烙印。对欧洲设计史来说,没有汉斯·希尔曼就会重新改写其中的章节,那些由他培养的、现在受人崇拜的一代代大师的面貌也将被改变,而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艺术作品亦不复存在。假如真是这样,我们无法想象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