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1830~1904) 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官宦家庭,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笙,晚号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父兄都是朝廷大臣,家中藏书极丰。他本人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早年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饱读经史,娴熟诗文,尤擅书法。他的诗文简炼凝重,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真卿风骨,著名于时。遗著有《瓶庐诗稿主》、《瓶庐文钞》、《翁文恭公日记》等。
翁同龢生活的时代几乎和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其在军机时,位中法战争爆发,主张抗战并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保卫疆土;中日甲午战争时,又力主抵御外海,反对李鸿章求和;后举荐康有为,支持变法维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慈禧太后削职回籍;后又被下令革职,永不叙用。翁同龢归里后,隐居西门外鹁鸽峰墓庐,卒于光绪三十年五月。
长期在清廷担任要职,处在晚清政治漩涡的中心,翁同龢的忠君爱国,蒿目时艰,苦心焦虑,力图改革,拒降主战,变法维新,很能代表仁人志士们为拯救国家危亡而作的艰难探索。作为一个统治权贵、清室大臣,自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他那种忧国爱民,坚持变革,力抗逆流,不避艰险,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襟怀是值得敬仰的。而就个人操守而言,他为官40多年,状元宰相,两朝帝师,位极人臣,尊荣无比,任户部尚书,主管全国财政10余年,开缺回乡后竟两袖清风,囊无余资,晚年生活,尚须亲友和门生接济,甚至典卖字画度日,其道德操守、清廉作风,就是在当下的眼光来看,也是极值得敬仰的。
我是个喜好字画的人,为了这些前因,对翁同龢的书法作品便喜爱有加。2000年我应邀去台湾拜访我父亲的朋友、世交马步芳之子马继援。阔别几十载的马老先生知我世代书香,一时间感时怀旧,聊兴极酣。聊到书画时,特以一翁同龢的四条屏书法相赠,他选这作品是无意,在我来说实是偶得宝物大喜过望之美事了!因此悬于壁上,常常揣摩。
此四条屏内容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11》,提到魏晋时期的颍川陈氏第七代的陈逵(字林道)的一则小事。陈逵在南渡士人中非常有名,当时人们将他和谢安、谢弈兄弟作比。他也擅长行草,其书法有羲献之风。陈逵为人文雅而有风采,以清纯敏睿知名。
东汉末年以来,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对政治起着巨大的作用。汉末魏晋的颍川陈氏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东晋成帝陈逵担任前锋,不断的征战,最终也难以恢复北方故土。陈逵在淮南的时候,京都建康的一些朋友曾共同邀约到位于当涂的牛渚山聚会,由于陈逵谈论事理非常精妙,众人争着想和他辩论,那知陈逵用如意支着面颊,眺望着远处鸡笼山三国古战场只感叹地说了一句:"孙伯符(即孙策)志业不遂!"于是满座的人都谈不下去了。
文中典故中的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17岁时,父孙坚战死,扶灵柩回曲阿,居留江都,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却在26岁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死。
当年翁同龢写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想,他与陈林道,应该有着惺惺相惜的意味,陈的那种不避艰难却满腔抱负不得施展的郁愤,想必是和他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