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油画
3  4  
PDF 版
· 曾浩的敦煌世界
· 剽窃?抄作?牟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剽窃?抄作?牟利?
□编 者
  近段时间,有关署名已故艺术大师陈逸飞的油画作品《飞天》涉嫌剽窃四川自贡青年画家曾浩《飞天》一案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件事在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显然对陈逸飞先生的名誉已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按照正常的推理,虽然“红太阳”所拍《飞天》上注明的创作时间是2004年,这个时候陈逸飞还在世,有机会看到2003年已经公开悬挂的“王朝《飞天》”并模仿。但那时的陈已病痛缠身,更是忙于筹拍《理发师》等诸多事宜,时间上不太合宜。何况这件《飞天》与陈氏画风格格不入,敦煌题材在已知的陈逸飞作品中也从未出现过。再者,一个成名已久的艺术家按常理不可能在自己艺术风格已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去临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辈的作品,并且还在临摹的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大名,除非他想毁了自己!

  于是,也有媒体作出了各种猜测:有说曾浩自己将这幅作品重新画了一幅,署名陈逸飞这样红得透顶的大家,将之送拍,在时机成熟时就此事上诉、维权,以获得各方关注并扬名……有说可能是某个造假者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模仿了“王朝《飞天》”的画面,并署上陈逸飞的名字,将其送拍,从中牟利;有说某些拍卖公司为了让自己公司出名,往往借一些“大有来头”的作品,造成“成交”的事实,创造某些轰动的效应,以此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等等,莫衷一是。

  在某种程度上,这件事的受害者曾浩却也是受益者,受到了媒体空前的关注,在全国各地一夜扬名,这是事实。但我们刊登介绍曾浩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再想炒作什么,而是旨在让读者能从尽可能专业的角度下了解一个处于漩涡中心的画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想发出的声音,让读者自己作出理智的判断。谁是谁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值得提一句的是,“红太阳”拍卖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陈逸飞的亲弟弟也不能证明陈逸飞没有画过这张画,难道他弟弟从陈逸飞出生到去世之前每天都跟他在一起吗?没有!他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陈逸飞没有画过这张画。”“画面内容曾浩并未注册,他可以画,陈逸飞也可以……”话说得句句在理,但却怎么听都像是港片中在为犯罪嫌疑人开脱罪名的律师说的话。一幅让人起疑的作品,拍了825万元的天价,不知买家看了这些新闻后为何还这么沉得住气?其实只要“红太阳”拍卖公司公布一下这件作品的送拍来源,顺藤摸瓜,真相便可大白。只可惜还有《拍卖法》中对客户资料的保密条款从中起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