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美术教师的 人格魅力
· 高中美术教学的新问题
· 招生高潮下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中美术教学的新问题
——江苏省高中美术教学会课活动随感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陈 平
  2006年5月,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江苏省高中美术教学会课活动”在无锡市一中举行,来自全省14名教学骨干展示出了他们的才智,给我们留下了14个生动的课例,其中不乏精彩之处,让我们欣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思考。这14节课基本能反映出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些新特点。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重视将会影响课改的进一步推行,也会影响公开课教学的真正意义。

  1、教学观和教学理论的贫乏。

  直接制约教师教学行为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及隐藏在教师观念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的单一,教学理念的贫乏必然导致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行为的简单化,这是此次会课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特别是缺少探索性实验性课例的出现。纵观所听的课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老师能依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学,但没有形成自己个人的风格,课与课的差异仅仅是教学重点及内容上的差异,而不是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单一及缺少个人风格的背后,就是缺少相应的教学理论及教学观作支撑。

  美术欣赏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一些理论的学习,如对话教学、现代阐述、建构主义等。现代阐述不同于传统的阐释,传统的阐释只是对作品的直译,学生的欣赏几乎是被动的。传统阐释以作品为中心,而现代阐释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相互的对话,强调对作品的再创造。对话教学要求师生双方能相互真诚地倾听,及能直率地对话、沟通,师生双方的对话是一种“深度汇谈”,对话是一种知识、思想、观点及立场的相互交流,甚至冲撞,此种交流与冲撞,不以达成共同观点为唯一目标,它同时追求的是一种激扬的课堂活力,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的表述能力,及更为丰富的审美情感。

  2、现代媒体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具。

  现代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迷恋于此。因为我们从现有的课例来看,媒体的操纵者主要还是教师,这样过多使用此种媒体,依然没有走出“教师中心”的老路,学生的感受依然没有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发展。有一节课讲的是《伏尔加河的纤夫》,这位老师先是让学生欣赏曾在中国流行一时的歌曲《纤夫的爱》的影像片断,中间又插入了电影《辛特勒名单》的一个片断。要是说引入前面一个片断是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纤夫的不同命运,那么插入中间一段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在我的记忆中倒是有一位老师上的同样这一内容印象至深,他没有运用任何影像资料,而是给学生展示了列宾回忆录中列宾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的想法及真实事件。列宾自己的想法要远比别人的解释及各种无关紧要的影像更有说服力,更能感动人心。所以,像这位老师一样简约、朴实的美术课未必不可以成为好课。

  3、在欣赏与创作中徘徊的美术教育。

  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有赖于学生的艺术实践,只有当学生接触到某一类艺术后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奥妙,反之学生绘画技法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艺术眼光或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眼高与手高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们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许多课例中已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课就在作品欣赏与学生技法练习或创作之中徘徊。这样的结果是:欣赏教学不能到位,技法教学无法深入,创作活动也无法尽兴,两头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按教学目标及内容来看,许多老师本来是两堂课的目标现在集中到一节课来上了,任务当然无法完成。如一定要把两个内容放在一节完成的话,只有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欣赏内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创作与交流。

  一课的目标不同于课程的目标。我们常常想在一节课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会某一种美术技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其实这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是课程目标,是通过几年甚至十多年的美术教育来实现的。一节课的教学是有限的,一节课的目标也是有限的,所以一课的教学目标应相对集中、凝练。

  4、过度包装的“精品”。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问题及错误暴露给别人,特别是公开课教学,真因为这样,开课老师会作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所见到的课感觉都是“精品”,它的表现是设计比较精巧,过程比较流畅,言语比较娴熟,课件比较精致,整个课堂中几乎没有任何错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面对这样的“精品”,听着听着我有一种害怕的感觉,我害怕与他们的差距太远,害怕真要上成这样的课,课后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去准备。这就使我思考3个问题,一是公开课的成本意识,二是公开课的过度包装问题,三是公开课是否可出错的问题。

  一是公开课是公开展示的课,应该是较为典型性的课例,这类课的一个意义就是能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的一个模本,如公开课代价过高就不可能在日常教学中推开,这类公开课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二是公开课如过度包装,就有失真的可能。如我们听到有的课在老师即兴提问时,有学生就拿着一张小纸在读,这种为了追求学生高质量的回答,而让学生预先准备好答案,是有悖于课堂教学规律的。课堂在这里不是被视为生成智慧及知识的地方,仅仅是作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三是公开课是否可以出错。其实公开课也是课,课堂是允许出错也是会出错的地方,教师或学生出错或失误不但是真实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而且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资源,优秀老师是很重视随时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自己身上的这些错误或失误的。同时,作为听课者及评课者也应有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课堂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失误。唯有这样,才能让公开课教学真正成为人们研讨教学问题的地方;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可信、风格各异的美术课例;唯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能健康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