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视点
4  
PDF 版
· 孔子无需标准像
· 祝愿所有投稿者都有所得
· 雪域高原丹青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雪域高原丹青曲
□本报记者 王 凯 潘欣信
  编者按: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举国关注。7月4日,中国美协组织国内30位艺术家从全国各地赶赴西宁,乘坐火车沿刚刚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赴西藏等地进行采风创作。这是自青藏铁路建成后,第一次大规模组队进行赴藏的创作活动。对此,随团前去的画家刘佳说:许多画家都是第一次来,在前几天的时间里,对能否适应这里的气候都比较担心。以前,到西藏创作一般都是通过汽车,不断地颠簸辗转,条件比较艰苦。此次参加美协西藏采风活动,火车上提供优雅设施,画家可以在火车上饱览沿途风光,青藏铁路一线将沿途的藏民地区串连起来,方便了采风的连贯性。此次美协活动除采风外,还将在日喀则聂拉木县建立一个亚来希望学校。中国美协为建造希望小学筹集了40万资金,在活动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西藏为画家创作提供了源泉。因此画家也应该用手中的画笔为西藏尽一分自己的义务。

  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旖旎神奇的冰川雪域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遐迩。这片高原雪域不仅是虔诚的佛教徒膜拜的圣地,也是艺术家心驰神往找寻灵感的一方净土。藏地无与伦比的山川大美,藏画玄秘的美学体系,深深吸引了艺术家。在这里,他们吸取各种艺术营养,探索出了具有中华文明鲜明特征的艺术样式。

  回顾近现代中国美术进程,我们不难发现,西藏题材作品的出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艺术家。此次青藏铁路的全线竣工为今后艺术家入藏采风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神秘的雪域高原不再遥不可及。在欣喜这一壮举的同时,我们回过头去看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青藏铁路开通以后是否会引发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文革”前后西藏题材创作的又一热潮?交通便利后,入藏采风人数的增加是否可能会削弱西藏题材的入画性?铁路建设者所迸发的“青藏铁路精神”本身如何通过艺术家的丹青妙笔再现?我们通过采访相关艺术家,就这些问题与读者一同分享。

  一

  1949年4月,《人民日报》开展了“国画讨论”。从此,如何突破国画旧传统的束缚,创造传统国画的新生,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画创作的主题。1950年《人民美术》创刊号上也发表了李可染的《谈中国画的改造》、李桦的《改造中国画的基本问题》等。继而徐悲鸿一篇《漫谈山水画》将现实主义明确为艺术创作总指导方针思想。一批国画家致力于改造中国画的实践,一些由团体组织的画家分别到敦煌、西藏等地进行写生活动,许多画家将创作思路放在了青藏题材上,使中国画题材选择更为多样化。藏区特有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由此也诞生了一批包括周昌谷《两只羊羔》、叶浅予《夏河装》在内一批反映西藏题材的国画作品。这批作品在题材选择上首先是出新的,同时形式感上也有所创新,是响应“改造中国画”号召的经典作品。

  著名人物画家方增先在回忆这一时期创作时谈到:1955年,我在研究生毕业后和叶浅予一起去敦煌临摹壁画。之后,一段时间,我同几个朋友又去天渚的藏区进行了20多天采风,这也是我初次接触西藏。最初去西藏的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找寻形式感。西藏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的夸张性,符合我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宽大的藏袍、风吹日晒的脸庞,加上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的恶劣,这些形式感上的变形都非常适合艺术创作的要求。

  油画方面,上世纪50年代,受“油画民族化”理念影响,许多画家都将创作放在了追求油画民族化的探求上:一方面是在形式层面上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在题材内容上的改进。而西藏风情题材无疑可以满足这两个要求。1959年至1960年间,为了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的设计工作,画家潘世勋、赵友萍、张丽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朱济、汪玉琳等参加首都文艺工作慰问团赴西藏,在西藏他们结合任务收集创作素材;1961年7月至12月,全国美协又组织了董希文、吴冠中、邵晶坤等到西藏旅行写生。1962年3月,全国美协为他们的作品举办了“西藏写生画展”,展出了董希文的《庆丰收》和《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吴冠中的《罗布林卡》和《扎什伦布寺》、赵友萍的《代表会上的妇女委员》、张丽的《学》等一系列作品。后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又选择了其中的部分作品出版了《西藏写生画集》。(下转第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