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群艺
3  4  
PDF 版
· 苍润秀雅见精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苍润秀雅见精神
——军旅画家娄鸿泰其人其画
□刘天喜
  部队是座大熔炉,更是片广袤的沃土。在人才辈出、风格迥异的军旅美术创作队伍中,也不乏基层部队的优秀作者,他们与军旅专业画家共同构建起军旅美术家阵营,成为当代画坛一支实力雄厚的创作力量。济南军区驻豫某部干事娄鸿泰,便是其中成绩不俗的一位。

  娄鸿泰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延津县,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曾就读于美术学校中国画专业,17岁时即在县文化馆举办个人画展,显露出良好的艺术天资。他学画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并刻苦临习吴昌硕、王蒙、石涛等先贤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本功。他有幸得到潘天寿的学生、著名画家郝石林教授的亲授,随后又赴京求教于中央美院的薄松年教授和北京画院的王庆升、王文芳、刘占江等先生,受益匪浅,眼界大开,为他以后的中国画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娄鸿泰从事书画艺术,诚然离不开前辈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然而其艺术创作所以能取得不断进步,还得益于九年军旅生活对他的砺炼。1995年,娄鸿泰因美术特长被特招到太行山区某部当兵。部队驻地境内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区,层峦叠嶂、逶迤连绵,是闻名遐迩的太行山风景区。这种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热爱艺术的他来说是多么的难得!从而,娄鸿泰的绘画主题由原来的花鸟逐渐转为山水。艰苦紧张的部队生活,不仅使他体味出摸爬滚打中的甘苦,更让他有机会饱尝了太行山粗犷、劲烈的山风,换取了对自己创作思想的进一步锻造。业余时间,他经常带上画具进山写生,把太行山的磅礴与豪迈融入纤纤尺素,创作出大批山水画佳作,形成了自己山水与花鸟兼擅的创作格局。

  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太行。画中或壁立千仞,巍然屹立,先声夺人;或数峰相揖,瀑布跌宕,溪流婉转;或屋舍俨然,石径通幽,更有牧童执鞭使赶羊群,悠闲而过,多为“绝壁千尺上,炊烟起谁家”的太行山居写照。他将太行山景处理得静穆闲适,繁而不乱,透出其扎实的传统功底和艺术素养。在其花鸟画中,梅花、荷花、菊花是他常画的题材。这些为大众所熟悉的题材,在他的笔下却焕发出新的内涵和意趣。

  娄鸿泰进入军营后,也是其创作收获颇丰的时期。尽管部队生活非常紧张,他仍挤出业余休息时间投入创作实践。在1998年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中,他的《荷》、《秋之恋》两幅作品同时入选。同年,他的《浴夏图》又荣获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还有20余件作品在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展览中入选和获奖,并在《解放军报》、《农民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军地报刊上发表近百件。他本人还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

  娄鸿泰深知“艺海无涯”的道理,更懂得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离不开部队和首长的关心与培养。因而,他在军营生活中不断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养料,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先后创作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烽火乐章》、《明月哨所》等大量反映部队优良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在军地大型展览展出和获奖。

  “笔墨当随时代”。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中,相信娄鸿泰凭着勤奋执着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会创作出更加沉实丰厚更具时代精神的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