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视点
4  
PDF 版
· 机场壁画生不如死
· 重温《讲话》 走进生活
· 福州漆艺作品 亮相中国工艺美术馆
· 为什么会有来路不明的拍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机场壁画生不如死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曾经是首都国际机场的骄傲。1979年,在建国30周年大庆前夕,9月26日举行了候机楼壁画落成典礼。11月,《美术》发表了记者的报道《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壁画落成》。从此,画画的人像朝圣一样,不远数十里来到这里观赏壁画。而关于机场壁画的种种传说和争论则又此起彼伏。主要是那幅有裸女的《泼水节》。下到一般画家,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机场壁画的热情现在是难以想象,就是像霍英东这样的著名商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霍英东“当时投资内地,就怕政策突变”。所以,霍英东说:“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显然,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机场壁画的另外一种社会功能。因此,某报有这样的文章标题——《1979霍英东以裸女壁画作内地政策风向标》。

  时代变了,首都机场壁画以及当初引起的种种争论都成了历史。可是,2002年11月29日的《北京晚报》上发表了《曾引起中国美术界大地震的机场壁画今何在》的文章,却引起了人们对于机场壁画的新的关注。此时这一新的关注的背景是,各地的一些重要场馆中的壁画因重新装修而相继被毁。记者的文章“起源于中央电视台为了一个节目,要到首都机场老候机楼拍摄袁(运甫)先生的那幅著名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但记者却被意外地告知机场壁画早就拆下装箱已经看不到了。”后来,虽经记者查证,“机场壁画保存完好”,可是,记者没有亲眼看到,还是发出了“机场壁画究竟在还是不在?事情变得扑朔迷离”的疑惑。接着是全国上下的媒体相互转载,直到2003年4月24日,《南方周末》还发表了《首都机场壁画凶多吉少?》的文章。后来,直到现在,没有哪一家媒体告知公众首都机场壁画是凶是吉。

  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首都机场一号候机楼看到了壁画还在原址,而且面向公众。只不过壁画原有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壁画的艺术氛围也因此而变得惨不忍睹。因为这里已经成为装修得非常俗气的餐厅。中间由上而下的吧台以及一侧的操作间,不仅挡住了观赏壁画的视线,而且四周挂满了红灯笼,还有上面的吊顶、吊灯,各种装修都无视壁画和文化的存在。这时候,我想到了“生不如死”的俗语。人们残留的往日美好记忆和印象,却被不堪入目的现实所击碎。这就是对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当代公共艺术品的“保护”。

  由此,又想到各种名目的保护。北京的蔡元培、齐白石故居周围已经是高楼林立,故居成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破庙。与故居相关的环境彻底被破坏了,那孤零零的故居还有什么文化上的意义。当然,民间还有“好死不如赖活”的俗语。像机场壁画这样重要的又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当代文化遗存,现在沦落到“赖活”的地步,当代人还有什么脸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