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2006年轰轰烈烈的高考大战硝烟刚刚散去,数以万计的美术考生在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艰苦的专业训练和紧张的专业考试,尤其是又经历了文化高考后,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但每人的心理体验却各不相同:有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考生而言,从考完至发榜到高校开学这段日子,可谓最难熬,往往是一个空档。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令人扼腕的消息:某市有一位考生,因高考后没日没夜看世界杯足球赛连续几天足不出户,最后竟心力衰竭不治身亡!这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充分关注到考生高考后这一阶段,重视“高考后教育”,帮助他们平稳过渡。
归因
高考之后,影响考生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问题是无所适从和焦虑不安。令考生无所适从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时间长,而是由于强烈的落差引起的心理迷失。原来在中学时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学校环环相扣的严格管理、家长反反复复的督促教诲至高考结束后突然停止,这样特别强烈的反差、大起大落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阅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走出校门后极易迷失自我,一时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导致无度放纵,有的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相约通宵上网、三五成群去野外,一味寻求冒险刺激,或者选择蹦迪发泄……其实过度的放纵,肯定会对身心造成极大危害。
另一种笼罩着考生的情绪是焦虑和不安。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在成绩未出来之前,这也许是十几年读书养成的习惯,无论在专业课还是文化课都有这种情况:专业考试上老惦记自己审题是否正确、衬布色调是否有偏差、物体比例是否恰当,构图是否合理等;文化考试则是与其他同学对答案,经常弄得心理紧张不安,情绪焦虑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二是成绩出来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非常容易陷入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有的怨天尤人,甚至走上极端;有的自甘平庸,一蹶不振。
策略
我是谁?
由于阅历所限导致的盲目性及一贯的依赖性,好多考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高考后,考生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对自己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分析,包括自己的专业、文化、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甚至中学阶段学习的努力程度等。最后进行归纳,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调整充实自己,只有真正懂得“我是谁”,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心理才会平静。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一下大学教育是必要的,大学教育的能力要求、课程特长、授课方式都与中学不同,如能及早了解,提前作好准备,则更有利于日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心理过渡。对高考失利的考生而言,更要积极理性面对,是专业不足、还是文化欠缺,或是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学习美术?作好判断后,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我该怎么做?
首先做的肯定是适度的放松休息,享受考后轻松心情。考完后,把考题统统抛到脑后,挥之不去的愁绪没有丝毫益处。当下要做的是,好好计划如何过好这个暑假。成绩出来后,努力做到理性看成绩,轻松过暑假,选择轻松健康的娱乐运动,使你的暑期心情更灿烂。
对于美术考生而言,绘画是一种情结。在考前,每个考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所谓应考规范训练,画什么,怎么画却由不得自己。高考后,可以再拿起画笔,自由轻松地画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让自己的艺术情怀来一次充分放飞。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方法,无论是文学书著或是艺术画册,都能使你大大受益。通过读书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术”,自己所学的色彩、素描只是美术的基础,是通向艺术殿堂的敲门砖而已。翻翻画册,欣赏国内外的经典美术名作,填补自己的片面和无知。甚至可以理一理以往的习作进行一下自评,或拿张纸临一临你喜欢的名家之作,都能使你有意想不到的体验。
走访师长。中学教师大都是高考的过来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使你提前感知未来的大学生活:课堂、画室、教授、模特……当然能有机会直接拜访大学教师或直接造访某所学院感受其氛围是最好不过了。
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等是美术专业学生首选的参观场所。平时忙于高考没有时间倘佯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在艺术海洋里尽情遨游一番。
高中毕业只有一次,踏稳每一步才能积累完美的人生旅程。高考后是每位考生不容忽视的一段转折期,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高考后教育将会令你受益匪浅,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