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的大城市出现了一些从事书画买卖的商店,一般都是和古董店混在一起,虽然不成气候,但也是一个行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解决一部分没有工作的老画家的生活问题,允许存在少量的老字号的画店。对于绝大多数画家来说,与艺术为人民服务相比,卖画是难以挂齿的。“文革”期间,为了换取外汇,国家也特许这个行业的存在,基本上算在工艺美术的行业内,大宗的买卖出现在广交会上。这时候,北京屈指可数的画廊主要集中在旅游景点或商业闹市区,比较著名的仅有琉璃厂的荣宝斋、宝古斋、王府井的北京画店等。曾几何时,桂林的画贩子占据了中国的大半壁江山,而北京旅游景点的书画市场十之八九也大都是桂林人所为。后来出了个本土的燕京书画社,在业内是声名鹊起。现在的北京画廊业与过去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虽然桂林的画贩子作鸟兽散,然而,北京的大街小巷内,宾馆大厦中,画廊遍布。其中不仅有中国人开的,也有外国人开的。然而现在的北京究竟有多少家画廊,如何分布,可能谁也说不清。因为这个行业处在此消彼长之中,今天有开的,明天也有关的。
画廊是经济的晴雨表。以台湾、香港为例,在亚洲金融风暴前,台湾、香港的画廊满大街,由此也带动了大陆画家的市场。可是,金融风暴一来,台湾、香港的画廊纷纷关门歇业,现在所剩无几,至今元气难以恢复。然而,随着大陆的经济飙升,北京的画廊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画廊的核心就是卖画。现在的画廊与过去的画店虽然词汇不同,内涵上也有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但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外国人是卖画,中国人也是卖画。就好像买卖与买卖不同一样,对于画廊的认知也有不同的层面,说得好听一点是经营艺术品的一个企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个店面。所以,同称为画廊,其规模和性质却大相径庭。就卖画而言,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因此,这个行业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
画廊业的繁荣发展正吻合了当前所倡导的文化产业,因此,政府开始关心这一行业的现状与发展,也着手开始相关的管理工作。为此,北京市文化局正进行“北京画廊美术品市场以及前景”的调研项目,宗旨是“在调查研究北京画廊美术品市场的形成、发展和目前的现状的基础上,侧重于北京市画廊对美术品市场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的分析,从而得到有利于发展美术品市场的有建设性的相关调控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完善北京美术品市场。”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调研,“北京市画廊生存和发展现状座谈会”于8月2日在北京画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近20家画廊的代表,虽然都是生意人,但又和文化沾边,说的事情却关系到整个美术事业的发展。市场在左右着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所以,适时的关注,正确的引导,积极的扶持,不仅有利于画廊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