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1版:副刊
3  4  
PDF 版
· 辛斋吟稿
· 汪琨课徒画稿
· 收藏是一种责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收藏是一种责任
  前不久,我去杭州滨江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寓所拜访。在其创作室,我看到了他那本特殊的“收藏本”。在这册“收藏本”里,他“收藏”了许多散落民间的“天书”和“象形艺术符号”。当他将其中“收藏”的十几种简洁、生动的“虎”形符号展示在我面前时,我惊诧于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韩美林的一番话,更让我感动:“这些东西,再不搜寻‘收藏’,以后便要失传了。收藏是一种责任啊!”

  “收藏是一种责任”,说得多好啊!收藏物,其实,就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譬如古籍,是文化的载体,不仅记载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包括生存智慧、政治智慧,甚至生存之道,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令世界瞩目并让世人为之倾倒,其中是不是也有收藏、保护之功呢?而让那些浩如烟海的曾经承载着中华文明之物,迭经岁月的涤荡传承永久,是不是我们的责任呢?

  想起外祖父在世时,曾经收藏过一块雕刻工艺精湛绝伦的少说也有百年历史的砖头。外祖父是刘海粟大师的学生,自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有一天,他从床底下摸出这块用废旧报纸包裹的砖头,一边小心翼翼打开报纸,一边用手指着砖雕向我介绍:“这雕技就是了得,那刀子好像跟雕刻人是一条心了,就长到他的手上了,你的心到哪里,那刀子就跟着到哪里。”是的,这砖上雕刻的山水图,刀法细腻,形象逼真,看着,赏着,让人感觉“跟人一条心的刀子走过的地方,草就活了,花就开了,水就流了”。然而,欣赏归欣赏,砖雕毕竟只是一块砖头而已,我总以为,收藏它似乎有点犯不着。外祖父一眼看出了我的神态,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莫要小看这砖头,它是江南丰沛文化、悠久历史的见证哩!我不好好收藏,这可是一种失责呵!”

  其时对外祖父的话,我并没有当回事。然而,前些天当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时,我再回想外祖父当年的那番话,便觉意味深长。1980年的春天,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而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烈请求,他还为该校带去两块中国城砖。该校原打算将两块城砖镶嵌在一间名曰“中国”的教室的墙壁上。但知道这城砖上有字后,他们决定将城砖放在图书馆公开展览,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国人视同弃物的旧砖头,却被外人视为宝物,这令侯仁之感慨、感叹。198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学时,他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而此时,这个公约诞生已有12个年头了。回国后,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一份提案,明确提出:“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果说,美国匹兹堡大学对两块城砖的态度,折射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敬重的话,那么侯仁之毅然起草提案,则体现了他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一种觉醒、觉悟和责任。

  收藏,自是保护和抢救的题中应有之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比中华文明更悠久,中国多民族的包容性与地域辽阔便于迂回的优势,使大量古物得以保留是中华文明记忆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但须知,它非常脆弱,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相当一部分遭到毁灭性损坏。如不加保护,不行抢救,不予收藏,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文化,愧对列祖列宗。

  收藏与保护,须以责任为先,以智慧为要。1974年2月,陕西西安一郊县8个农民在打井,一个名叫杨志发的农民在井底发现了一个彩色的泥人头——由此揭开了埋葬在地下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泥人头”有幸,幸在杨志发扛在肩上的那分沉甸甸的责任,幸在杨志发勇敢反叛的智慧。

  言收藏是一种责任,更在于这种责任已经上升为一种化境。有的人虽痛惜往日所失,但更珍惜今日所存。于是,为了收藏,其可以节衣缩食,踏访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每一件藏品都是其心血的结晶,记录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为了收藏,其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可以用于文物的收集收藏;其宁愿乐居小楼陋室,过着简朴而充实、清淡而静谧的生活。为了收藏,其只买不卖,但对博物馆,其可以不要一分钱而悉数捐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视文物比生命还重要的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向一些博物馆捐赠了8000多件珍贵文物的呼和浩特市的杨鲁安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其一番话,更让人掂出了其境界的可贵、高远:“文物是国家的财富而非私人财产,为国家为民族保存收藏文化遗产,是一个文物收藏者的天职。”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