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在过去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美术特长生除外),但谁也没有想到山东省将在2007年高考的基本能力考查中加入美术学科,更没想到样题如此“古怪”。有些老师觉得美术与文科科目一样,只要记住了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可是样题的灵活性却让他们慌了手脚。其实美术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基本的美术常识之外,应更注重丰富人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开发。
这次综合科目的设置,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从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转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世界和思维敏捷的人。学生们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被训练得已经接近麻木,那么美术就不应该再“雪上加霜”,而是引导学生去关注周围和学校以外的世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学习美术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审美,的确,学习美术就是让人学会审美。但不是说你记住了“气韵生动”和“四王四僧”就懂得审美了,同时,对于普通学生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应仅止于审美。作为一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高中美术来说,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落脚点。
情感教育
情感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情感的稳定就成了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情感的投入多少是评价一件美术作品的重要尺度,所以美术课程中所承载的情感含量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情感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内心世界,其次是学生对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第三是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学生自身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和善良的追求,对未来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例如在对凡高及其作品《向日葵》的讲解时,应当避开凡高自杀的阴郁,而是启发其中积极的因素。凡高尽管因种种原因自杀了,然而其作品及其本人都透露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他善良的心灵。尤其是在对《向日葵》讲解时,要多一些正面的引导,丰富而强烈的黄色和火焰般的笔触都充满了激情与自信。从作品的寓意看,向日葵对阳光的追求也正是凡高渴望光明和执著的人格的写照。学生的社会情感教育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讲解《流民图》和《格尔尼卡》时,除了画面的艺术语言和形象,还可以对时代背景作一下描述,激起学生对法西斯的痛恨和对战争的厌恶,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创新教育
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创新精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美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所有学科中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从美术本身来看,创造是美术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美术作品的最大价值其实就是其独创性,历代流派风格的更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记得,“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曾说过:一幅画应是一种唯独一次的事迹,一种新的诞生,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一个画家在创作作品时,可以打破常规的逻辑,甚至将虚幻的和现实不可能存在的事物表现在画面上。这无疑为严谨的、常规的科学思维多开了一条自由之路。一个人在主宰美术创作过程时有着较大的能动精神,并且这种过程的推进必经创造性地解决和运用技术问题。
整合性与开放性
山东省美术学科基础能力测试的出题指导思想中指出了“整合性”和“开放性”,这两点就是注重学科、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允许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边缘学科”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解这种题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具备想象、推理、综合等能力,其中创造力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主要核心能力,例如在分析作品“包豪斯校舍”的时候,我们除了从其简洁、美观方面分析外,还要注意它的结构和材料,尤其是玻璃幕墙的运用。建筑本身就是美术与物理和化学的一种综合体,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充分利用,就有可能在美观和实用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个问题在雕塑艺术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研究一件雕塑作品时,除了其象征意义和动态感觉外,它的材料选择、受力的分析(包括视觉平衡感)都是创新点,例如美国雕塑家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就是根据力学原理依靠装置的灵活性遇风转动。他和传统的静态雕塑相比就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
在其他美术门类中也有很多创新之举。例如油画方面扬·凡·埃克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和国画方面李可染将光引到了山水画作品中。既然美术学科中有这么多的创新切入点,我们为什么不在教学中多去开发和利用呢?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是最主要的,因为美术毕竟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目的。但是忽略了情感和创新教育,而单纯地注重审美,那么这种教育也将是一种单调的、空乏的讲解。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之国民,为了创新科学文化而强我中华,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多一些情感教育和创新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