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当今吴门画家作品为何只卖“白菜价”□王渊清
编者按:
画家、理论家王渊清从苏州发了一篇文章给编辑部,读来很受启发。这篇题为《也谈当今吴门画家作品为何只卖“白菜价”》的文章是针对苏州《城市商报》2006年7月9日刊登的《吴门画派书画作品为啥只卖“白菜价”》而发的。我们觉得由地方画家对自己所处地域的画坛进行反思,如果能引起全国美术界人士来共同关注他们,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也是件较有新意的事。
我并不否认“苏州人内敛含蓄,不喜欢自卖自夸”是当今吴门画家的作品只卖“白菜价”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将这一原因认定为“致命原因”或“唯一原因”,是难以服人的。因为这大都出自苏州人自己的嘴巴,是一厢情愿。更何况包装、吆喝不会成为艺术品卖“白菜价”还是“白玉价”的根本原因。
作为苏州书画家一分子的我,多年来,对苏州画坛十分关注,并在全国多家重点报刊介绍苏州画家。我认为造成当今苏州画家进入不了全国一流画家的层次,及其价格低廉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固守传统,学路不广。苏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传统文化的氛围很少受到破坏的地区。长期的耳濡目染使苏州人比较偏爱传统。明代吴门画派的辉煌成就是苏州人的骄傲,更是苏州画家取之不尽的宝库。然而如果某一地域的画家都局囿于某单一的画派,必然造成视野越来越短浅,学路越来越狭窄。更何况明代吴门画派的精髓不仅是“精细”、“情趣”所能涵盖的。“明四家”中沈周、文徵明属南派的文人画;而唐寅的山水画却是多用大刀阔斧的斧劈皴的北派;仇英的风格则是典型的院体画。而且沈、文各自都有精细工整和粗犷豪放两种面目迥异的风格;唐寅则是山水、花卉、人物皆能。可见明代吴门画派的包容性很强,其画家的风格也是多样的。沈周的《庐山高图》、文徵明的《万壑争流图》等都是气势恢宏的巨制作品。但这类作品在当今吴门画家中已不再见到。
第二,蜗居书斋,缺少生活气息。明代吴门画派虽然也归属于文人画体系,但他们不同于那些整日蜗居书斋的文人。沈周、唐寅、文徵明的许多作品都是走出书斋,走入生活,走向自然的写生作品。如沈周《东庄图册》,描绘苏州郊外风景和农夫在其田园里劳动生活的场景,使500年后的苏州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此后的苏州画家却大都坐在书斋里照着前人的画谱依样画葫芦,徒有苍白僵化的笔墨形式,并无丰满生动的生活内涵。当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水乡画因其强烈的地方色彩而红极一时,这也是苏州画家深入生活的产物。但很快这一题材的画风被许多并无多少绘画基础的画工、美校学生抄袭复制而泛滥于苏州各处旅游景点,成为旅游工艺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苏州画家们却应承担主要责任。因为最初参与创作水乡题材的画家都是非传统型的画家,有些还是从其他艺术门类(如版画、年画、刺绣)转行而来的,这本来并不是坏事,反而能使水乡画更具开拓性、丰富性。所以其早期作品虽然缺少必要的传统笔墨功力,而且其笔墨略显纤弱单薄,构图比较单一,却能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苏州水乡画家们并没有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仍然在精细、单薄、艳丽上做文章。他们既没有在加深水乡画的思想内涵上下功夫,也没有在丰富水乡画的艺术语言、拓展水乡画的视觉张力上动脑筋。结果,使得水乡画越发弱不经风,并愈来愈接近水彩画,从而丧失了中国画自身所独有的魅力。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任何一种艺术,一朝放弃它所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方法而借用别的艺术的方法,必然降低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苏州水乡画“技术含量”不高,也容易被许多并无多少绘画基础的画工、学生抄袭复制,制成旅游工艺品,使得当时的海内外画商、收藏者对其优劣难辨,而不再购买,结果价格越来越低。当时在十全街工艺品店只需20元便可买一张水乡画。
第三,满足现状,缺乏创造力。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富庶的鱼米之乡,所以苏州人的生活一向过得比较安逸。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港台地区及国外画商前来大陆购画,苏州成为其首选之地,当时苏州画家的画卖得不算低。然而,长期的安逸生活,使得苏州人满足于现状,缺乏拼搏和开创精神。表现在绘画上,则苏州人从小就可以拜到功力深厚的画家为师,不需外出求学。年轻时就已画得不错,但他们中年以后画艺却没有突破性的提高。他们没有冒着失去现有成绩和地位的风险去变法,去探索新的画路,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小修小补。缺乏创造性的艺术品,必然会失去市场。
第四,传授形式陈旧,“近亲繁殖”造成画派退化。苏州画家往往都是在本地拜一位年长的画家学画,并从一而终。这比私塾教育还“私塾”,因为这个学生将一辈子追随这位老画家。这种在一个小区域内采用相对封闭的知识传授方式就如同于自然界的“近亲繁殖”——必然造成物种退化,这也是造成吴门画派退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当今苏州画家疲于奔波大大小小的商业性笔会也是造成其作品价格低廉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类笔会严重损害了画家形象:一顿饭或一份小礼品便可使画家们走笔如蛇地画上半天——艺术家的尊严丧失殆尽;同时,大量粗制滥造的“笔会作品”流入市场,既降低了画家在大众眼里的艺术水准,又一再冲破画家作品的价格底线。
也许是“爱之深,恨之切”的缘故,以上观点难免有偏颇之处。笔者只想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励吴门画家深刻思考,并引起全国美术专家来共同关注当今吴门画坛,寻找其症结所在,开出相应的良方——如果有良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