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画家
3  4  
PDF 版
· 中国气派的精神图式
· “继承与发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气派的精神图式
■汪为胜
  “继承与发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的学术主题是:中国画精神与语言的继承与发展,基本内容概述有三:

  一、中国画精神与语言是中国文化下的产物。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的“充盈大和之乐”,道家的“见素抱朴”,庄学的“畅生”,画家们将之转化为清逸、浑沌、韶秀、萧疏的自足,由笔墨情趣延伸至形式语言,达到群峰并立,气象幽冷生命超越,化为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欢悦之景。

  二、中国画精神与语言的继承选择。境界是绘画的精神氛围,是由绘画形式结构所体现整体气息,传统中有寒荒之境、苍古之境、萧疏之境、烟润之境等,这些画境是中国画精神的反映,与之相应的便是表现这些精神的多种形式语言。这里有郭熙独寄于秋末到早春的寒林,枯树虬枝,传递着凉飙泠韵之意;有米友仁画峰峦出没于云翻雾卷之中,如宇宙相摩相荡的混元之气;也有关仝所绘荒天迥地,色若精铁,山势伸展跌宕奇奇,大有超凡脱俗之韵。当下如何攫取与继承,借传统之笔点时代万物,追求自我个性和普遍性相结合,从而在山光鸟性中表现时代流转无限之趣。

  三、中国画精神与语言的时代性。传统是过去的产物,其精神语言未必合乎时代要求,面对如今艺术多元互补共存的状态,要表现当代中国画精神,意味着画家有两方面的要求,既有深刻理解传统、把握传统精神,又要有时代的情感和睿智;既要依托扎实的传统笔墨表现方式,又要从中锤炼出有个性的形式语言,且将两者自然、不露痕迹地化为一体,真诚表达当代画家生命的感受。

  此次邀请的62位中国画名家,艺术语言本体上所呈现的是中国画精神,既有传统中国文化中某种象征、寓意的功能,又散发出浓浓的时代气息,我们从中可以透视出21世纪中国画家的脉搏与求索,可以看到他们中国气派的精神图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