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视点
3  4  
PDF 版
· 相约西子湖 诗画西子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相约西子湖 诗画西子湖
  (上接第1版)

  群贤毕至 论西湖之“美”

  开幕式前,出席本次活动的文化艺术名人,以走红地毯的形式依次步入会场,并依次在2006“相约西子湖”的签字板上签名,记录这群贤毕至的时刻。

  主办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张建庭致辞,欢迎来自各地的嘉宾们,他说:2006“相约西子湖”活动为文化艺术界人士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交流空间,意在通过研究“西湖文化现象”,书写“文化西湖盛景”,以此发扬“西湖文化”精神,展现“文化西湖”之悠长魅力。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冯远、台湾著名书画家李奇茂分别代表内地以及港、澳、台地区文化艺术界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邀请国学家文怀沙、中央美院教授张立辰、著名学者霍松林等在西湖博物馆进行公益讲座。他们分别从“人文西湖”、“艺术西湖”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使更多的人领略和感悟到西湖的魅力所在。其中张立辰教授的讲座主题为“中国写意画意境与人文西湖”。他说,看到新西湖,让他联想到了40多年前在杭州上学的时光。对他而言,因为湖边生活比较真切,他在艺术创作中把西湖意境发挥到极致,这对他以后的艺术创作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写意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把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技术的东西,几者综合到一起,达到一个非常成熟、冶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后,才能达到写意的效果。他说,杭州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非常深厚,这就为培养人才、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天然良好的环境。

  10月11日上午,两岸三地的文化艺术名家在美丽的西子湖游船上进行了关于“文化西湖”建设的高端论坛。这次论坛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增加西湖的人文内涵,同时对西湖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论坛上,各位名家对西湖的新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了西湖之美,美在和谐,美在它是把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典范。

  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国庆前夕,新西湖呈现出新的景象,西湖南线、雷峰塔、万圣书院等新景点让人流连忘返;2003年国庆前夕新西湖第二次推出,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整治一新;2004年国庆节前夕,“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15景为秀丽西湖锦上添花;2005年国庆节前夕,西湖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等8大项目面世;而今又完成了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一期、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一期、“龙井八景”恢复等3大项目。西湖在一次次的恢复建设中成长和完善。论坛上,嘉宾们对这些成绩作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西湖正面临着大好时机。对西湖文化长远的发展,文化学者顾骧建议成立“西湖学”。并把它设立为学校的一门修养课程。使得孩子们可以从小就了解西湖文化,懂得欣赏西湖之美。这一建议得到了众多与会者的赞同。

  妙笔丹青 画西湖之“美”

  10月11日下午,2006“文化西湖·入画”活动,掀起了本年“相约西子湖”活动的又一个高潮。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们乘坐画舫来到清逸幽静的西湖阮公墩。在这座绿色小岛上,进行主题为“文化西湖·入画”的艺术创作活动。台湾淡江大学文锱艺术中心主任、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系教授、书画大师李奇茂和大写意花鸟画家张立辰作为艺术家代表,在一面巨大的扇面背景上挥毫写下“文化西湖”四个大字,为本次活动添上第一笔亮色。

  然后,艺术家们分为三组,在云水居、“如在蓬瀛”凉亭、忆芸亭等处合作创作了一幅以西湖山水、花鸟风景为题材的作品。艺术家们用水墨语言描绘了自己心中、眼中的西湖。在云水居前,张立辰用自己的写意笔法和草书家马世晓当场合作了一幅六尺整张的《映日》。

  在“如在蓬瀛”凉亭前,画家叶尚青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对西湖的爱洒在纸上。他用笔利落,墨色飞舞,一会儿工夫,一棵栩栩如生的杨柳便映入人们眼帘。接着,他将画笔递给宝岛台湾当代专业水墨画艺术家张韵明。张韵明手执画笔喃喃自语,“西湖要有西湖味,不能没有船”,然后大笔一挥,一条精致的游船落在了画面上。张韵明还告诉记者,20年前他也曾来过西湖,但这次来更是感触颇深,尤其是觉得西湖的文化含量真是不得了。张韵明完成水墨画部分后由台湾书画家朱振南题词收尾。这也是两岸同胞在艺术上的一次交流与合作。

  画家们挥毫泼墨的同时,在忆芸亭下,各位书法家也大展身手。澳门中国画院院长梁晚年写下了“文化西湖,艺术杭州”,并书写了自己即兴创作的一首诗:“舞艺精纯演技新,丹青书法妙通神,西湖虽属中秋后,游客心怀总似春”。澳门美术馆馆长杨大名和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顾问钱大礼、浙江书协会员吴静初都写下了苏东坡那句描绘西湖的著名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艺术家赵宗藻等人合作创作的《金秋》已经完成。

  在活动中,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共同创作了一幅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七尺整纸的《荷》,把此次活动推向高潮。

  2006“相约西子湖·文化西湖”在热闹的“西湖入画”活动中,在美丽的西湖盛景里,落下了帷幕。这是一次金秋文化的“雅集”,它以文会友,以“西湖”为题,通过“文化西湖”入画,表达心中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本版图片均系詹晓东、詹逾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