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6版:画家
3  4  
PDF 版
· 油·墨·琴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彼岸·风雅西湖

  国画山水、油画风景

  12人对话展

  ■在准备“风雅西湖”对话展览的过程中,章耀为西湖的山色湖光、名胜古迹和韵事传说所向往,虽然没有实地写生,但他把看到的、听到的都放在心里,然后借助传统笔墨用中国画特有的写意方式把心目中的西湖表达出来。——骆献跃

  ■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各有侧重,又各有千秋。前者写实而崇意,后者重神而尚形。但归结一点,都是把大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提炼出来,省其多余,而存其精髓。——章耀

  ■家中挂有海钟兄的两幅画,一幅大,一幅小,分别名为《龙飞图》与《破荷图》。大画铺天盖地,酣畅淋漓;小画雅致清丽,情境怡人。观海钟兄作大画,身随笔转,时疾如长袖挥舞,时缓如太极八卦,但凡笔到之处,无论缓急,皆饱满有力,神完气足;观其作小品,置扇面于膝,笔尖轻轻舔墨,点按自如,笔走如飞,浑然天成,有清雅之风扑面。——吴永杭

  ■吴永杭保持着自己的那份恬静之情,他所关心的是平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平淡而真实,是一个画家的真实生活。淡淡的阳光照在屋子里,十分地柔和,池塘里的残荷,在水和光影中形成的各种奇妙的影象,多么平常而自在的生活,这即是吴永杭的作品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是历来画家惟美追求的体现,而当今的画坛则正缺少这样的声音。——林海钟

  ■神驰于西湖柔波之上,我觉得要在“西湖”这个母题上达到內容与形式的和谐,那就要以诗入画。只有画中有诗,才能意趣盎然。同时,更要借西湖这个载体,传达出江南水乡烟雨轻岚的美感,那才是对西湖的礼赞。 ——王 平

  ■如果记忆是原本对那次体验的精确复制,那么我的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如此精确的,它只是对一个模糊记忆的拙劣描绘。我所感受到的记忆永远是一种流变的东西,不会是静止、凝滞的。画面是有限的,而记忆是永恒的。——来国强

  ■我所表现的西湖,是意象中的西湖,而非某一地的真实写照,是幻化的江南情景与水墨渗化的有机溶合。虽然,我在款识中试图去题记为湖中某景,或者在图式中刻意置放某些能体现西湖的楼阁亭台,但依然与真实客观相去甚多,表现的仍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视觉经验的心智转换……——茹峰

  ■西湖,不是一般的形和色所能体现的。亭台楼阁,山水树木,能代表西湖吗?西湖更多承载的是一种人文,一种历史的底蕴。面对她,绘画是那么的无力,焦点透视是如此的苍白。《迹象·西湖系列》就是在这样的追问中产生。 ——夏林君

  ■那是一组描绘西湖景致的水墨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苍茫浓郁但又不失时尚典雅的美感,画面古朴含蓄,静静地流溢着西湖的文化内涵,释放着西湖的意蕴与灵魂。站在寿觉生的作品前遐思许久,很惊讶自己平时喧闹烦躁的心竟然能沉浸这么长时间,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让我变得轻灵,渐渐舒展…… ——袁远

  ■袁远此次一反常态,化繁为简,转细腻为轻快简略,犹如吴道子、倪云林之意,并不着眼西湖景色物态的细描精绘,精雕微琢,不是表面形似貌像的摹现,而是意境、韵趣、情调的蕴藉生成。那幅隐约朦胧的断桥和湖心亭又让人联想到米元璋的云烟山水画,寥寥数笔或擦或抹、或点或画,西湖潋滟空朦那难言难叙的妙景跃然画上,直入眼帘……——寿觉生

  ■张伟平老师提到“写心”,西方有些画家,虽然采用的是写实手法,作品同样体现了心灵的写照,英国的史论家贡布里希在《艺术与人文精神》一书中评论伦勃朗、柯柯希卡,说到他们的肖像画具有了“移情”的特征,这正是我们读画的体会,贡布里希分析得很到位。——杨慎重

  ■“笔墨”有虚实两个方面的理解,说它虚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感觉。就和春的气息一样,无形无色,不能单独成为一个东西拿出来明示大家。“笔墨”又是实的,说它实是因为这种“文化感觉”可以被我们体会并带到各自的画里,也和春一样,其气息在花开花落之间。——张伟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