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画家
3  4  
PDF 版
· 凝视之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凝视之眸
——写在2006浙江名家油画展前
  视觉的问题自来被看得重,尤在绘画中。视觉不唯目视,更有心觉,其边界到底在哪里?

  从柏拉图开始,西人就将视觉视为人类的理性之眼,这种理性始终趋向于事物的真实。所以,绘画成为事物之真在人们的视觉上如何可见的演练和表达之途。这种可见性的拓展极大地依赖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同时,可见性的表达也将视觉的边界划得清楚。近代西方文明成为绘画拓展的催化剂。倚着知识的力量,绘画不断翻新,以创造视觉“奇观”来逃避被界定的危机。西方文明包括工业进步、科学进步,一方面呈现为控制和威权的强势,有效地推进对于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化为觉醒和叛逆的力量,催生社会的批判武器。视觉越来越成为一张权力和批判理性相交织的巨网,绘画在里边左冲右突,挣扎着求新求变,寻找主体的纯粹和自由,却同时将自己的疆宇开拓得既充塞奇观,又满眼废墟。

  视觉在中国人这里,远没有西人那般清晰,那般充满主动和被动的情结。在中国绘画关于游、关于看、关于远、关于意造的表述中,视觉始终是一个即心即物的主体。形色、意趣、动静、气韵,浑然相合为一体。师造化,得心源。视万里之远,得咫尺之间,重在“胸中自有丘壑”。既然视觉与心灵的塑造及其迹化总是纠缠不清,那么,绘画就必然是从于心的东西。由于“从于心者也”,绘画总是向着内在来开拓,总是伴随着心的安顿来发展。在这里,难有界分,只有混沌的一体;没有奇观,只见山岚风清,人心安好。中国绘画千年不移,原因或出于此。

  从于心者,其观察入于目,出于意,重在能凝。如此凝视,首先强调摒弃虚妄与定见,是其所是地面向事物本身,将自己完全地缴交出去,承受天地万物的淘泳,此“凝”是一种专一。同时,凝视又强调对“看”之本身的返视自照,将天地万物作一例看,在与事物的交流中,存疑求辨,出意尽性,达到相即相合的境域,此“凝”是一种相忘。专一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相忘是目无全牛,官止神行。专一于相忘之间,本身就充满着张力,隐伏着机变。凝视之眸,指的正是对这样一种张力与机契的承受,一种心灵借以在望与被望中相往返,井将自身包蕴其中的相融相忘、无居无定的界面。

  在图像时代的今天,绘画似乎难有“奇观”再现,其疆宇趋于定形。绘画何为?欧美几乎已经停止了绘画的探求;拉康们用权力的理论有力地敲击着传统视觉中心的主体权威;“画”与其整个的诗性精神被视为过去时态;技术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充斥艺术的领地,并到处制造奇观,刺激视神经。恰在此时,中国的艺术家们仍继续着绘画的长途,努力地综合中西文化的精神资源来面对绘画的危机,并在“从于心”的某个深处凝聚成眸,呈现绘画的精神性的建构力量。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绘画振兴的重大而深刻的使命。

  谨以如上短文,献给坚持在绘画道途上用心跋涉的艺术家们。        

  许 江

  2006年1 2月7日

  于南山三窗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