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坚持中国画本体精神的纯粹性
· 重构国家美术示范体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坚持中国画本体精神的纯粹性
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新春访谈
  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在丙戌岁尾撇开他忙碌的艺术管理话题,提出了他作为一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的深入思考和忧虑。

  程大利认为,当前中国画艺术确实在复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很多年以来虚无主义占上风。批评多、肯定少,摧残多、扶持少,提倡多元化多、弘扬传统文化主流、支持国画学术发展少。最近虽然有些好转,但笔墨文化正被边缘化和虚无化。

  国画,中国画是什么?是中国文化现象,民族的艺术。中国画比任何艺术对文化的要求都高,特别是文人画艺术,很强调“文”字。宋代的郭若虚曾指出修养、阅历、读书、行旅是每个画家都应具备的。明代董其昌也提到这个问题。学国画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画是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反映。弄透儒释道,真需要学一辈子。不屑于读书,只能是低层次的。不断地学习,才能在相对高的平台上行走。有些画,是好画,但不是好的中国画。所以对中国画,非要下大功夫不可。20世纪两大高峰黄宾虹、齐白石是超过前人的。他们很好地继承传统、消化传统,并不是学习西方技术而成就了高峰,是按中国画自身发展规律而成功的,这证明了中国画本体精神的纯粹性。

  20世纪,对传统基本是持虚无主义态度,泼洗澡水,连孩子都泼掉了。从“五四”以来,对传统的认识,从康有为、梁启超起就形成了偏见。向西方寻求真理,这是对的。但从根子上把文化否定了,就必然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必然导致道德堕落,必然使人们感到精神的缺失,这个根源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艺术领域也如此,只谈中西融合,不谈弘扬传统。没有一个欧洲艺术家提出要与中国画融合,没有任何一个外国艺术家提出必须与中国画融合才有出路。而中国画提出必须要与西方绘画融合,原因何在呢?是一种弱势心理所致。艺术没有先进落后之说。张彦远曾认为“艺无古今”,所有的美都是永恒的。新是时间概念,美才是本质的东西,而且美没有先进落后之分。中国艺术从来就没有落后过,而且一直是辉煌灿烂,是与西方艺术比肩的人类智慧的高峰。

  中国画艺术是表现的艺术。“见与儿童邻”的形式只是一个次要的审美因素。中国画追求灵魂的畅达,“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西方把科学水平用于艺术,中国画始终远离科学,追求情感,非常精神化。中国画内蕴极深,有大量造型规律以外的东西,是含有文心的艺术。

  应倡导中国画家的研究精神,认真研究中国画艺术规律,研究笔墨短时间是不能奏效的。一年360天,能完成几张好画就不错了。人生能留下几张好画很不容易,我们回头看看历史就明白了。中国画创作要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拉开距离。齐白石、黄宾虹如果早年夭折,国画艺术史上就不会有他们。国画不能成批地出大师,历史上留下来的是经过筛选的。没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家的努力,也没有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家要有明确的学术主张。不可以再反传统了,反传统反了一百多年,20世纪的传统差不多整个就是“反传统”,现在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断裂。今天中青年一代画家正逐渐认识到传统的重要。不少人正努力用功,潜心研究,中国画的前景应是很乐观的。但商业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它会破坏文化环境和学术生态,动摇人的文化理想,要兼顾是不容易的。但黄宾虹和齐白石都曾经历过时代的锻打,成就了高峰,他们的个案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