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机构
3  4  
PDF 版
· 研究问题 着眼发展
· 重形尚意 工而能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研究问题 着眼发展
写在“南北工笔对话艺术展暨系列学术活动”前面

■乔 笙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方式,但文人画兴起后,工笔画长期处于一个被贬低、被排斥的地位,清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有“画有士人之画,有作家之画。士人之画妙而不必求工,作家之画工而未必尽妙。故与其工而不妙,不若妙而不工。”但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中国工笔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的重视。而从近20来中国画发展的历程看,工笔画更成为最富生机、发展最迅猛的画种。在当前中国画的展览和市场上,工笔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立的学术价值,成为中国画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现代工笔画在技法层面上的学术取向,大致二分为“借古开今”和“纳洋兴中”。“借古开今”者,是以继承传统特别是宋画的传统工笔画技法,在形式上强调一种古人的气息;“纳洋兴中”者,主要以西方写实绘画的观念与方法来改造工笔画,强调空间或光影,试图使其产生新的面貌。同时,还有借鉴现代构成、强化肌理制作的尝试,近年来,又有画家从日本引进岩彩。可以说,当代不少优秀工笔画家是通过技法上独到的表现而体现出他们积极的探索意义。同时,现代工笔画在技法上的探索也不可争辩地有着积极的学术价值。问题是,投机者简单地将优秀工笔画家艺术地位的确立与他们独到的绘画技法对应起来,并进而发展成工笔画创作中迷恋技法乃至“炫技”的现象。

  具体来说, “借古开今”者,往往沉溺于旧有的形式技法、旧有的题材之中,技术的习惯定势使大多数画家的画风表现出形式语言的一致性和技术手法的单一性。而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的技术语言既不能还原古人的精神面貌,又难以传今日之精神气质,结果只是东挪西借古人的形式语言的“伪古画”;而“纳洋兴中”者,往往生吞活剥西方绘画的形式,而弃中国工笔画的美感而不顾。他们在技法取向要么在时间上与现代割裂,要么在空间上与本土分离,结果就是 “伪洋画”的泛滥。以至于无法从本土的当下的文化脉络中探询工笔画的发展,无法使其承载现代生活的信息与意义,从而成为为形式而形式的工笔画,只能在形式技法与材料上不断地花样翻新。

  由于画家主观个性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当代工笔画坛弥漫着一股甜俗、纤细、软弱之风,这是当代工笔画最为让人担心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在展览上却看见工笔画出现“大、细、满”。但这所谓的“大”,是尺寸越来越大;所谓“细”,是制作越来越细;所谓“满”,是画面越来越满。它与精神无关,只是一味追求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只是空洞与僵硬的表现形式本身而已。至于在艺术市场上受到追捧的工笔画,往往笔头越来越细巧,色彩越来越艳俗,缺乏一种活力,缺少一种底蕴,给人以庸俗的商业美感经验。但不少画家为了市场,意气风发地投入到这样的形式旋涡当中。官方展览与民间市场的双重推动,使得当代工笔画陷入到形式的泥沼之中而难以自拔,不少作品走向了空洞与无聊。

  工笔画要不要精神?工笔画在当下的精神指向是什么?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变迁和审美追求转换的今天如何获得更大发展,这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代要求工笔画的艺术语言要积极地向现代形式语言转型,要能承载起现代的生活,要能传达现代视觉形象和时代精神,这是当下工笔画发展的当务之急。

  没有精神的形式,只能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没有精神追求的工笔画是没有生命力的,是行之不远的。当代工笔画家们需要有鲜明的主体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各种营养,重铸民族审美的自信,真诚地关注生活,创造性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从当前创作的某些泥沼中突围出来,创造出具备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特质的优秀作品来,展示当下工笔画家的才情面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机构 00028 研究问题 着眼发展 ■乔 笙 2007-3-3 美术报000282007-03-03000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