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 记者 谢海 3月15日,上海美术馆出现了难得的人山人海“景观”——由上海美协、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回顾·前瞻——孔仲起教授从艺六十年敬乡画展在这里举行。来自上海艺术界与美术理论界的方增先、陈燮君、陈佩秋、王伯敏等嘉宾济济一堂,纷纷向孔仲起表示祝贺。这是常年操上海口音的孔仲起从艺60年来首次在家乡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孔仲起的山水画精品100余件,代表作《浙江潮》、《观无涯》、《胸贮沧海意卷风涛》、《月潮》以及《黄山揽胜》等也在本次展览中同时展出。
孔仲起,名庆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193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绘画世家,祖父子瑜、父小瑜、兄伯容均擅长花鸟博古画,有名于世。孔仲起少年学画,后因家境不济,14岁辍学,17岁入上海英雄金笔厂当工人,其间发奋自学,业余积极参加美术活动。195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浙江省文化厅高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孔仲起教授不但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山水画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同时在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上也取得了异常丰硕的成果。他的山水画雄健奔放,深厚隽永,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注重意境,追求真趣,在衔接传统和现代的笔墨技法方面很有独创性和代表性;尤其在云水的表现领域,他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在表现现实主题、歌颂祖国山河新貌、赋予许多旧题材以新的生活内容和积极意义,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在展览期间代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向孔仲起教授发来贺电,并对孔仲起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为画展作了序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学者范景中对孔仲起的山水画艺术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
据悉,本次画展于3月15日至21日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