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画家周刊
3  4  
PDF 版
· 潘公凯结缘江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潘公凯结缘江苏
“静水深流”展览在南京隆重展出
  “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于2007年3月1日至3月11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主办。这是潘公凯的第一个国内个人画展。3月1日,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主持,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在发言中对其艺术追求给予了极高评价。    

  现场:作品获高度好评

  现场展出约40幅现代写意风格的水墨作品,其中以大写意花卉题材为主,尤以表现荷塘夜色情景的居多。作品中既有宏阔清淡、意境深远的大幅巨作,也有灵动洒脱、温润俊朗的清新小品,获得了数百位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发言指出:潘院长的作品,既坚持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也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现代精神,充分展示了潘教授水墨画作品韵深格高、自成一家的艺术魅力。对于潘公凯所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孙部长也给予极高评价,认为这一主张至今仍在中国美术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潘公凯为潘天寿之子,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担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主任期间,便提出了“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的中国画教学改革主张,即“以中国传统为一极,以西方现代为另一极,中间留出广阔的混融区域,构成橄榄形的中西绘画‘互补格局’。”

  “两端深入”理论不仅是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作为一种学术策略与艺术教育理念,也在当时的美术院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潘公凯先生的创作身体力行了这种探索。    

  幕后:江苏省美术馆为之改建

  记者获悉,这是近年来江苏第三次主办这样的当世的艺术大家的展览。第一次是靳尚谊,当时他也是中央美院院长,第二次是杨飞云。第三次的潘公凯同样是现任中央美院院长。难得的是,作为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儿子,他一直等到今天才办他的首次个展。个展在四个城市巡展:第一站,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二站,上海;第三站,老家宁波;第四站,便是江苏南京。这一站,江苏捧出了自己最为热烈的欢迎。

  据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美术馆馆长高云介绍,潘公凯的画不少都是宏幅巨制,是为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而量身订做的。然而,江苏省美术馆的高度却赶不上中国美术馆。为了保证展出效果,整个美术馆一楼大厅进行了改建,用钢筋架起主梁,将原来的3米高度加高到4米2。尽管如此,仍有两幅高达8米左右的大画未能拿来,与江苏观众缘悭一面。而光为了如何托运、如何布展,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与省文化厅等部门就开了数次会议,最后决定用11米长的邮政车进行运输。总共33幅作品,最大的一幅有8米多高。记者采访了负责展览协调的文化厅艺术处陈新建处长,他告诉记者,与以前的画作不同的是,这些作品的画框全部是裱在实木板上的,这样看起来,比普通装裱的作品要更原始、更质朴,但也相当笨重。甚至“小画也是大装裱”。所以,布展时,这些作品都是用钢丝绳吊起来。与以往画展摆得满满的挂了六七十幅画不同,这次整个一楼只挂了12幅画,看上去异常轻松,也增添了神秘感,让人耳目一新。

  而潘公凯自己对展览也异常经心,特意带来了一个策展人,就如何布光、展品摆放进行专业指点,还特意带来了中央美院基建办主任,在构架、布置、拼装种种方面作出探索,这其实是转型期中国画现代展示的一种尝试。    

  后续:看完陆俨少看傅抱石

  来南京办展,潘公凯心头挂念着的仍然是他研究已久的课题:中国画的现代性。他深感:中国画的当代走向,作为课题,既意义重大,又十分困难。

  他应邀到南京艺术学院讲学。南艺院长冯健亲亲自主持了这个名为《20世纪中国美术后现代转型》的学术报告。潘公凯与师生交流,道尽自己艺术路上的探索心得。在他的艺术历程中,他向来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对中国画的历史、理论、笔墨、技法都有深入理解与把握;在继承青藤、白阳、八大、昌硕与潘天寿等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凝重、整体的现代感,建立起了注重黑白对比、简括精致、浑厚大气的个人面目。其作品既有乃翁潘天寿先生“一味霸悍”的雄强之气,又显露出理想主义光芒的动人情韵;既不露痕迹地融化了时代语境下的某些现代因素,又自觉地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韵深格高,自成一家,拓展了大写意水墨画的审美意趣。

  之后,潘公凯又在高云的陪同下去参观民营的长风堂博物馆,细细欣赏了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百幅尺页。原来,这些作品跟潘公凯的父亲有些渊源。当年潘天寿为美院招聘老师,陆俨少就带了数幅《杜甫诗意图》过去,并凭此被录用。当时,吴湖帆就建议他:不如画满100幅,把杜甫诗意画尽了,让别人无法再画同类题材。于是,就有了现在悬挂在长风堂的这百幅作品。

  看完陆俨少,他又奔到南京博物院去看傅抱石的画。他说,凡大写意,都是在理性控制下的写意,并非随意涂抹。比如傅抱石,画面上气势磅礴,而旁边的小字却工整谨严;包括齐白石画昆虫,很精致,但从画面需要有了大写意的手法。对于江苏丰厚的人文资源,他一路上赞叹不已。

  而在深入接触中,高云对潘公凯的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对记者说:你看他这次展出的,有长达50米的长卷,语言是大写意的,也是极富个性和时代性的传承了他父亲的用笔方式,但整个结构还是非常传统的,体现了传统绘画精髓的。国画有两类,一是平中求奇,如黄宾虹;二是奇中求平,如八大、潘天寿。潘公凯看上去儒雅斯文,声音不高,慢条斯理,但内在却是十分有力度,有热情,有着内敛而理性的张扬。人品如画品,他的画同样是有一种内在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扬子晚报记者 冯秋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周刊 00013 潘公凯结缘江苏 2007-3-24 48256DEA008181F5482572A40028E63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