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世界考古看,陶器似乎是世界文化早期共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世界六大文明古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了陶器。而瓷器却是中国的发明。中国瓷器带动和影响了世界瓷器业的发展。瓷器区别于陶器的不同之处除了本身的成分组成不同外,还有从外观上瓷器显得比陶器要和悦、美观和光亮。从收藏的角度,也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审美视觉和眼光。
中国瓷器确切的诞生时间地点现在是无法用某年某月某日来确定,但学术界一贯的观点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是东汉末年在浙江上虞烧成的。因此,中国瓷器的历史至今已有差不多两千年了。元代以前的中国瓷器除了北宋五大名窑中的北宋官窑、钧窑、汝窑、定窑、景德镇窑外,基本上是浙江青瓷的天下,几乎统领了中国瓷业生产一千年。元代以后中国瓷业的中心非景德镇莫属。元代以前中国瓷业发展的脉络还是很清楚,东汉至魏晋时期,浙江的越窑青瓷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到了唐代便是群雄割据的局面,除了越窑青瓷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北方邢窑的白瓷也为天下瞩目。从而形成陶瓷史上经常说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当然,还有一支默默发展的湖南长沙窑瓷器。在唐代中国瓷器外销的目的地,长沙窑(“铜官窑”瓷器)的声名同样与越窑和邢窑瓷器为世人所知。无论是埃及的福斯塔特(今埃及首都开罗),还是非洲的东海岸坦桑尼亚;无论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和朝鲜,还是亚洲腹地深处的伊朗和波斯等,都能见到这三大瓷器的身影。这里需要提到的重要一支陶瓷脉系便是人尽皆知的唐三彩。唐三彩是属于陶器的范畴,但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中国瓷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还没有一件瓷器的拍卖记录超过唐三彩。1989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了一件中国唐三彩马,成交价是374万英镑。它保持着中国陶器拍卖十余年的世界记录。可见唐三彩的世界影响力。不过,从外观上,它的视觉形象很像中国瓷器。
唐宋(包括五代)时期,是中国瓷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江西景德镇开始在中国的瓷业市场上崭露头角。自“汉季新平治陶”至此也有几百年的治陶经验和历史。因此宋代的景德镇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影青瓷器”或称“青白釉瓷器”,并成为外销瓷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浙江的瓷器情况,除了20世纪80年代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一批“秘色瓷”,至今还给世界陶瓷界留下了一个悬念外,到了北宋,越窑开始衰落,它的后继者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续就了浙江瓷业的辉煌。但我们现在只能站在慈溪的上林湖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追忆。宋代由于中国政治中心一度在北方,所以也带动了瓷业的发展。典型的是北宋官窑、钧窑、汝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等。此外,在江西的吉安和福建也产出了令人激动的“黑色”瓷器——天目茶盏。无论是从茶文化的美学特征,还是从瓷器本身的品质看,这类瓷器目前都是收藏市场的抢手货。尤其在日本茶道文化的渲染下,变得更加神秘和高贵。
元代,虽然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但的确是中国陶瓷史上惊心动魄的时刻。主要的贡献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只要我们漫步于土耳其的托普卡普博物馆时,无不为之震惊。据日本古陶瓷研究学者小山富士夫统计,世界上传世的完整元代青花瓷器不足300件,而这里却潜藏了80余件,且件件精湛和典雅。元代的青花瓷器我们可以用一句很诗意的话来概括“百年风雅一峰青”,但面对今天的中国瓷器,的确我们要思考的太多太多。
如果说宋代以前中国瓷器纯净和素雅得像陈年美酒,那元代以后的中国瓷器则开始注重外包装了。这一形式美感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发挥了极至。唐宋时期的瓷器如唐宋时期的中国书法和绘画,是很醇厚和浓郁的。到了明清以后,瓷器也像书画一样,成了“纸上云烟”。从造型上看,元代以前中国瓷器的造型基本上都已具备,为明清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纹饰上看,宋代以前的装饰手法基本以刻画为主,到了元代以后,画笔取代了刻刀,开创了真正瓷绘艺术的新时代。中国瓷器的长河源远流长,再美丽的言语也难以尽述其俊俏的造型和素雅或富丽的纹饰,唯有让读者去静静品尝其中的美妙音符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