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 3月23日,由南京艺事后素现代美术馆主办、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承办的“艺术的历史与修正”作品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二楼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42位来自中国美院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新媒体、建筑等系学生“艺术家”的近50件作品。作品大多是在20世纪艺术大师们经典作品基础上,以符合现代的艺术理论、审美情趣等进行“修正”再创作而完成的。同台亮相的还有集展览作品和评论文章于一体的《艺术的历史与修整》论文集的出版,里面包含着25位来自美术史论系的学生“评论家”对众“艺术家”作品的评论和解读。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是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教师吕澎,对史论系二年级专业课“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全院综合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进行的一次教学模式的创新。他谈到,史论系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有写作艺术史的基本能力。同时考虑到选修课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方向,他们对写作本身缺乏兴趣而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为了将教学要求不同的两个课结合起来,他给选修课的同学安排的作业是修改20世纪中任何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以便他们对某个艺术家的艺术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而让史论系的同学针对选修课的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性的评论,练习写评论文章。为了让这样的作业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展示,培养同学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最后以展览的形式将教学成果呈现出来。而策展、布展、出版论文集等一系列工作则是由学生自己来动脑、动手完成,而他仅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套国外专业的展览的工作方法文本,引导学生在展览实践上尽可能靠近专业要求。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吕澎看到了问题所在。他认为,在对艺术、艺术史以及对涉及艺术问题的相关知识领域,我们(老师与同学)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敏感力、理解力方面,这些是以后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美术史论系四年级的学生蓝庆伟对记者谈到,从中他受益匪浅,并深刻体会到,在展览的组织与布置方面,策展人与参展艺术家的交流是他人不能代替的,而这种学习也恰恰是一种美术史学习的体悟方式。而参加此次展览的学生们则反映,通过展览他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中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开拓了视野,拓宽了创作思路。与古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他们更喜欢这种开放式的锻炼方式。
这是一次以展览带动教学、以跨系合作带动交流的艺术教学模式的新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交叉学习,通过不断地修改作业和参展,完成了艺术家、批评家各自身份的任务与体悟。开幕式当天下午,参展“艺术家”、“批评家”以及特邀嘉宾还在展览大厅举行了专题研讨会,针对布展的失误与不足、参展作品以及《艺术的历史与修正》一书中论文写作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