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如山 飘逸似仙
——论唐·高闲草书的艺术内蕴
□冯汉江
(接上期第31版)
高闲与张旭、怀素为我国草书艺术营造了三座高峰:张旭草书最为突出的是体现了“丰筋多力者圣”,故张旭被誉为“草圣”而无人置疑。而高闲作品在“丰筋”上不如张旭,但在厚实上张旭又赶不上高闲。高闲有不如张旭之处,亦有胜过的地方。而怀素效法张旭,在“丰筋”上赶不上张旭,然而在瘦劲、刚硬上,张旭则不如怀素,说明怀素有超出其师之处。而高闲师法怀素,书风中亦流露出一些怀素瘦劲之笔迹,但在此方面不及怀素是显见的。但高闲的出发点,不是师其迹。他不愿被怀素所囿,在草书中溶进粗犷之笔法,且以雄壮笔法为主而产生厚重稳健这一特色,从而区别于张旭与怀素,形成独特书风,这才是高闲的真正追求。为避免因笔画过粗而生呆板之病,高闲还将粗笔尽量写得变化多样,并将粗笔与细笔穿插使用,形成黑白灰强烈对比,让作品更加自由与洒脱,使每个字在厚重中显飘逸,这一鲜明的优势为张旭、怀素所不及。实际上,张旭、怀素、高闲的追求皆一致,各自都在筑建一个艺术的高峰。可以这样说:张旭在“丰筋神韵”方面树立了一个高峰,怀素在“刚劲瘦硬”方面树立了一个高峰,而高闲则在“厚实飘逸”上树立了一个高峰。
高闲草书的时代意义
综上所述,高闲是与张旭、怀素齐名的伟大书家,为何后来受到冷落了呢?原因之一,高闲流传下来的作品太少,草书仅此《千文残卷》,这使得研究者缺乏丰富的材料。其二,历史上,学习高闲书法者也不多,没有形成体系,张旭、怀素的书风掩盖了高闲的书风。其三,因高闲的草书用笔较粗,与流行的二王、张旭、怀素等不同,因而受到排斥。杜甫有“书贵瘦硬方通神”之说,言外之意似乎粗壮之字就不通神了。苏东坡曾提出过反对意见:“杜陵(杜甫)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但杜甫所言,是根据晋草及当时唐代如张旭、怀素等一批主流书风而提出来的。唐之后,这一书风逐渐形成为正宗之草书。所谓正宗,就是自章草始,发展至“二王”为代表之晋草,再后张旭与怀素等在晋草基础上夸张发挥为狂草。唐后,五代杨凝式,宋黄庭坚、米芾、明文征明、王铎等各朝草书大家皆效法之,拓展完善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之草书艺术。但从其艺术性而言,尽管唐之后亦出现如上述之高手,且各自在某些地方有新的创造,但仔细比较衡量,皆不及晋唐;自清至今,更无人能与之抗衡。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功夫不到家;或包袱太重,不敢逾越先祖;或过于压抑,字间有股酸气;或剑拔弩张,缺少含蓄;或功名利禄气重,显出铜臭之味;或心胸狭窄,书作小气等等。上述之弊,我们应该清醒认识。作为书法艺术这一国粹,必须继承,更期盼发展与创新,从前人走过的路程中悟出真谛。我认为,应张扬高闲书法,让这一粗壮、厚实、洒脱的草书艺术,这一与“二王”、张旭、怀素等不同面貌的,高度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树立为学习的典范,使其焕发出光彩。笔者呼吁当今书法界,能否出现一些向高闲艺术路子倾移的草书家呢?若能在“二王”、张、怀基础上借鉴高闲,或许会开创一种具有新的气势、厚重的草书式样,打破千百年来草书面貌单一的格局,真正使我们民族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