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2版:美育
3  4  
PDF 版
· 心象·现象
· 职教师生作品“秀”
· 沙子里也有风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沙子里也有风景
——“赏识”诠释了孩子的艺术行为表现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每天都满怀着希望走进课堂,就像走进艺术的海洋。从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看到了一片片五彩的天空,从孩子们的一双双眼睛看到了一口口湛蓝的海子。尽管海边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但只要你学会赏识,沙子里的风景也会无限美好。于是,我努力地寻觅着:

  我画的是晚上的森林

  ——赏识,让教师学会尊重

  当大家正在为自己的杰作精心构思的时候,李易小朋友大声地叫了起来:“我画好了!”才不到十分钟就画好了?我心里犯嘀咕。等我走过去一看,天哪,画面一片漆黑。这是怎么回事?我很是不解。正想发火呢,但回头一想,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的理由,我希望自己能用“等待”理解孩子的行为,用“尊重”走进孩子的世界。于是,我压住心头的怒火,耐心地听他介绍自己的大作。只见他得意地说:“我画的是晚上的森林。”“哦!”听了孩子的解释,我不得不点头赞同。但我马上在应和的同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对呀,没有月光的森林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把白天的森林也画出来,那就更好了。”

  试想,我若一开始就训斥:“你这乱七八糟画的是什么呀?”这样做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甚至对他的一生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从此,师生关系僵化,气氛紧张,学生也就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了。

  可见,对于学生的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即使看起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教师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对待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想法,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的艺术表现。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些数学题只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

  请给他一点儿掌声

  ——赏识,让学生学会赞赏

  学校美术教研课上,我让孩子们画《神气的大公鸡》。和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品展示。我不慌不忙地问:“谁还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我!”一位平时不爱说话,总是画一半就坐不住的籽榆小朋友,却主动递上了自己的作品。可能是平时练习较少,他的画没有前几位同学那么出色,以至于其他同学对他的评价都变成了挑“刺”:“他画的线条不够流畅。”“他的画色彩搭配不协调。”“他的画没有创意。”……只见籽榆的头越来越低。这时,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小女孩半举着手,“周楠,你说说看。”周楠慢吞吞地站起来,小声地说:“我想说,请给他一点儿掌声!”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我也好奇地问。“因为他以前从不举手发言,今天能主动展示自己的图画,已经很好了。老师,您平时不是都说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别人吗?”是呀,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你、我、他,又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扬呢?更何况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更渴望被欣赏,更渴望被表扬。周楠的话音刚落,耳边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如雷的掌声中,两个孩子的小脸蛋早就像绽放的鲜花。

  第二天早上,我值周,所以提早了半个小时到校,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走近一看,原来是小籽榆。“籽榆,找我有事吗?”我奇怪地问。他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老师,这是我昨天晚上画的。”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了。

  从中,我感觉到被关注与表扬给人带来的巨大力量,特别是最容易被遗忘和冷落的那些孩子,一次关键的赏识要比几十次的批评都要有用得多。我想,我以后真要多用心去发现、感受,甚至创造条件发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不忘用一双赏识的眼睛来看待他们。

  他再也不“懒”了

  ——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陈雨锌是一个很调皮、懒惰的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大都是“垫底”的,常常不交作业。即使是美术作业,通常也是胡乱涂抹一下便交上来,可谓是“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尤其是手工作业,由于懒得去找材料,“找不到材料”、“没有工具”就成了他不交作业的极好借口。

  我很纳闷,就想到有专家曾说过: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经常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为严重。他会不会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就“破罐子破摔”,干脆放弃各科的学习呢?如果老师能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他更多的支持与机会,结果又会如何呢?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一次造型创意课上,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熟悉的材料:玉米、筷子和毛线,让他们制作玉米娃娃。由于活动内容与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我特别注意到雨锌也做得非常认真。于是,我马上给他的作品拍了一张照片。瞧,这就是他的劳动成果,还不错吧!鉴于他的“超常”表现,我随即给他颁发了“最佳表现奖”。

  自此,他觉得“脸上很有光”,再也不“懒”了,之后的每节课上都表现得特别出色。我想这大概就是赏识效应吧,适当的赞美言辞真不愧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

  由此,我感叹:尽管金子是我们的最爱,但只要我们用心寻找,沙子里也有风景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尤其应该偏爱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习后进的孩子。因为他们更珍惜那来之不易的赏识,同样的一份赏识,对于学困生的价值体现远远超过了对于优秀生的价值。一颗星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期盼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颗等待的耐心,都将给孩子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

  我感言:在美术教育中,只要我们用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去看“沙子”,就能从“沙子”里看到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42 沙子里也有风景 2007-6-9 48256DEA008181F5482572E500123E4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