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看亨利·摩尔的雕塑,是在一个展览中,数十件作品在几个展厅中被错落地放置。我被它们强有力地震撼了,它们打动我的不是所谓的技巧,而是那深深的生命力。石头本来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而它们确实被摩尔赋予了实实在在的生命。
亨利·摩尔1898年7月30日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西区卡斯尔福德一个多子女的矿工家庭里。这是一个安详的小镇,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我曾经漫步在此,实在令我无法想象的是,在这样一个平静、安详的地方曾经出了一位雕塑人物。
摩尔的生平是丰富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军,后因受伤退伍。1919年,考入里兹艺术学校,获得了皇家美术学院奖金。他受过严格的古典雕刻训练,在其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对古埃及、埃特鲁斯坎、墨西哥和非洲的雕刻产生强烈的兴趣。1923年初访问巴黎、意大利等国家的时候,又深深被中世纪的宗教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杰作所吸引。从1925年起,他一直在美术学院当教师,直至1939年。此后他放弃教职,住在伦敦郊区,从事职业雕塑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身为战时艺术家,创作并描绘了战时防空洞的许多素描。1948年,获威尼斯国际雕刻奖。从此,他的雕塑声誉蜚声海内外。
亨利·摩尔的作品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孔道结构,它们颠覆了古典的雕塑空间。在古典的雕塑中,我们只能看到雕塑家所展现给观众的雕塑作品的一面,但是摩尔孔道,确把那不能观察到的背后也揭示给了我们。所以,他的孔道结构实际上是对古典雕塑空间观念的延伸。摩尔在他晚年与一位摄影家曾经提及了他作品中孔道的来源。摩尔小时候十分喜欢父亲做的苹果派,但是苹果派是放在地下室,地下室非常昏暗,每次小摩尔进入地下室的时候,都要把门打开,使阳光能够照射进来,这种类似孔道的观点深深印入小摩尔的心里。
对摩尔这番论述,我们可以做如下分析,首先,孔道具有保护功能,因为这个孔道可以使阳光进入黑暗的地下室,使小摩尔的心里得到安慰;其次,黑暗具有诱惑性,在那黑暗的地方有着小摩尔希望得到的东西。所以,孔道对于摩尔来说,不仅仅是形式问题,而是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真正使我感动的,还是摩尔对于自然形态的利用。他对自然的态度是“得其神”,而不是“得其形”,他选择的这条道路与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之后的道路迥然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雕塑才如此具有生命力。
观看摩尔的雕塑,要把握住的不是以往我们看西方雕塑的那种外部形式的魅力,而是内在的张力。摩尔十分强调雕塑中的“气”,他自己也如是强调着:“最感动我的雕塑是生气周流、气韵自足,完全自立的,也就是说,它的构成形式完全可以被感知,并且作为完整的体块以对位的方式来组合,而不只是在其表面像浮雕似地砍斫来显现;这种雕塑不是绝对对称的,它静穆、强壮、充满生机,向外释放着大山般的能量和力量。它具有自身的生命,独立于它所表现的外物之外。”
这一点,摩尔与古老的中国传统似乎走到了一起。
中国的传统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在画论中,“气韵生动”很早就成为评判绘画的最高标准,而相对的“形似”,即所谓“应物象形”要低的多。这种观念在以后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得到了加强,走到元朝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形似的观念更加受到冷落。云林所谓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