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9版:阅读
3  4  
PDF 版
· 美的滥用
· 东西方美术史大事编年
· 品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的滥用
■王春辰
  美,不是艺术专属的,也不是艺术的唯一追求;而艺术可以有多种模式,美也不是它的敌人。对于美学研究则不能仅仅局限于美的概念,似乎美是美学研究的唯一选项。众多美学研究与美学教材陷于这个单一概念的仍然不在少数。那么,美对于艺术呢?至少在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看来,现在的艺术已经过了对美深恶痛绝的时代,艺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需要美,因为有生活中的美的诉求,那就让美存在,但不能说美是艺术的堕落,谈“美”色变,奇丑怪乱才是现代艺术;艺术当是把艺术做好,既可有视觉的感性愉悦,也可以有知性的思想观念,当代艺术恰恰是开放的。关于当代艺术,丹托给出他的看法,那就是他的后历史艺术观——艺术终结之后的多元艺术。怎么理解?多元是什么?是异质?是差异?还是那句响当当的口号(“当代艺术就是乱搞”)?或者说,“美”在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应该说,从当代艺术实践去讨论“美”,要比从“美学”理论体系的范畴去争执要来得切题和深入。这些问题需要有智慧去思考。丹托凭着温和、敦厚,没有大声责骂,但是娓娓道来、条分缕析,为读者开启他的思考,用他的思考来启示我们的问题。

  美与艺术形成两种对立的诉求关系。一种是现实的态度。现代主义因为看到了一个不美满的世界,所以拒绝美的表现,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视觉世界。另一种是理想的态度。人类充满了理想,希望在不完美中创造完美,创造美。但是这两极的态度各自向极端拉伸,到了一定极限,又向各自的对立面回归,形成多维发展的艺术追求,所谓多元的艺术正是这种现象的表征。也正是天不灭,道亦不灭在人类的心灵世界的体现。明乎此,无论如何言说艺术的终结,我们都不会愿意艺术的世界堕落,更不希望现实的世界堕落。但现实与艺术的互动并不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让我们乐以忘忧、陶醉于虚饰的假相之中。

  当代艺术因为远离了“美”的观念,造成了世人不识的困惑。可以有种种后现代理由去解释、论证当代艺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当代艺术不是那种世人在惯性中所理解的艺术,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艺术,也不是那种歌舞升平的艺术,更不是那种趋附风雅的艺术;也许当代艺术是另一类社会化了的政治艺术,是意识形态味道浓浓的当代写照,诚如书中所写。回避这一点,会任由滥用“当代”名号,正如“美”被滥用过一样。今天,当代艺术在中国也成为被广泛关注的对象,意见不一,这正好需要人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和批评。我们不仅缺少足够的当代艺术,还尤其缺少多层面的当代艺术批评。从纯传统艺术角度去看当代艺术,如雾里看花;不从艺术角度去看,又存有是不是艺术(批评)的疑惑。当代艺术已经是一个当代性与艺术合成的一体单元,二者不可须臾分离。面对世界中的艺术,我们需要分清:当代艺术与一切以往艺术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没有这样一个界限,我们只能是对当代艺术隔岸观火,说不到实处;否则,又误入祭起“美”的大旗,来讨伐当代艺术。这一点,丹托也注意到了,所以他给出了艺术可以有多种“模式”的药方,就像十八般武器,剑戟枪棍、腾挪砍打,不一而足。

  由此我们想到,在国内当前的大学教育课程设置里,美学课被视为理解艺术的门径。如果翻阅一下这些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很显然它们不足以理解全部的艺术,甚至给学习它的人带来困惑:为什么现当代艺术是那样的?这样的美学为什么不能做出阐释?这些核心问题恰恰在这种美学教材中付之阙如,要么就抱着鄙视和轻蔑的态度。而且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在学习这种教材式美学,显示了在中国语境中人们对美学的巨大期待,希望从中获取艺术的奥秘,想让美学具有芝麻开门的法术效力。经历过、学习过中国教材式美学课程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这样的美学与当代艺术实践远之又远,仅仅是“美”学,而非关于人类全部艺术的“美学”。在大洋彼岸,美学也有这类似的景况,所以丹托宁愿把关于艺术的“美学”称为艺术哲学,给“美学”减负,建立真正关于艺术的“美学”,而非为美学而美学,以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问。我国的“美学”从上世纪80年代的轰轰烈烈中冷却下来,正说明了它在艺术现实面前的局限性。例如评价中国新时期的各样艺术用“美”作核心词汇无法应对自如。用“美”去认识现当代艺术,更是无从下手。而近2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与艺术现实的进展,又要求我们对它们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人们迫切希望有真正的艺术哲学回答这些艺术的问题,呼唤一种真正的艺术思维哲学的诞生。丹托的这部著作也许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警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阅读 00039 美的滥用 ■王春辰 2007-6-23 美术报000392007-06-23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