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多元带动创作
理论指导实践
· 中国书法兰亭雅集42人展特邀媒体参加审定
· 第10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 两京之间的水墨融会
· 中国艺术创作院山水画创作院成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多元带动创作
理论指导实践

广东省美协美术创作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王凯
  7月22日至23日,“2007年广东省美术创作会议”在广东东莞召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健宏,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等人,与来自广东省的200多名美术界精英欢聚一堂,就广东美术今后的发展情况展开讨论。

  本次美术创作会议是广东省美协首次召开的大型创作交流会议,大会几乎动员了广东省美协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全部中坚力量。大会总结了广东美术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创作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向前看、促人才、出作品”的发展口号。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省培养了一批勇于创新的美术工作者,在国内外大奖中摘金夺银,可见广东形成的优秀的人才机制。在这样的创作形势下,整个广东美术界应该以展览为契机,推出更多具备高水平高质量的美术精品。

  去年,由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广东美术50周年大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一致赞誉和良好的口碑。在今年年初揭晓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名单中,广东省也有多人入选。在连续几个关注重大历史题材、关注主题性创作的展览中,广东美协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表示,一个时代的经典性作品,绝大多数正是具有深邃的思想性、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并且能够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作品。

  在主题性创作大力提倡的今天,其背后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新时期,如何令主题性美术创作为群众喜欢,成为困扰艺术家的问题。广东老艺术家杨之光认为,当代画家更多地关注了观念,但缺乏对整个社会的深刻体味,很多作品都流于平淡,经典无从产生。他提出,青年画家必须更深入地走入生活,创作贴近时代脉搏的美术精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永锵认为,关注主题性创作应结合生活。“画家应当在作品中更逼近灵魂,在作品中留下真诚和人格,至于能否成为经典则不是画家需要关心的”。对此,军旅画家招炽挺也提出,美协应当鼓励画家深入生活,真实创作。

  就当下美术界出现的一些时弊,与会人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许钦松提出,不仅是广东美术,全国范围内都有一种个体现象,就是“小富即安”,有不少的画家“按订单跑”,离整个社会层面的创作要求还很远。

  广东如何重振当年“岭南画派”的雄风,也成为与会期间美术家们最“热”的议题。刘大为认为,岭南画派当年提出的“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探索精神如今已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所以广东美术原本这个融贯中西的特色已淡化,需要重新出发。而许钦松则指出,新时期岭南画派的重振应当有赖广东理论界对美术新风貌的总结。“我们将在全省各美术门类中选拔20至30名20世纪60年代后出生的中青年画家,作为重点扶育对象,鼓励他们创作更多影响大众、影响社会的主题性宏大作品,从中孕育岭南美术的新方向,在全国打响广东美术品牌。”青年画家方向提出,广东当今美术界与北方的一些美术重镇相比,是遍地灌木丛生和一两棵参天大树的区别。他认为,广东美术应当提出自己的独特艺术符号,提出自己独特学术主张。而中年画家方土则有不同的感受:“秀美的是广东美术,雄奇的就一定不是?新时代岭南美术的面貌应当是更多元和百花齐放的,不需要统一某种风格,否则反而将背离岭南画派精神。”

  会议还明确提出,最近两年是广东美术创作的“关键期”,即将举办的“近现代历史画创作”、“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第11届全国美展”、“奥运美术策划”四大主题展览将指导广东美术进一步走向新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3 多元带动创作
理论指导实践
□本报记者 王凯 2007-7-28 48256DEA008181F548257324001579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