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继往开来
近年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推动学术传承,激励后学奋进,有益于艺术教育的继往开来,做了不少事情。此次,“首届东海长风堂中国画邀请展”的举办,又深感上大美术学院这举措,远见卓识。它将为中国传统在今天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传统的看法问题是当今画坛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徐建融教授提出展览的主题是“传承经典,开拓创新”,这是相当扼要而有见识的。“创新”实际上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问题,“继往”即“传承经典”,“开来”即“开拓创新”。必须注重中国民族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二者都不可偏废。此次展览将二者的辩证关系作为明晰的指导思想,把师古人与面向时代相结合,纠正了社会上对一味创新的偏见,并对广大艺术院校学生认识传统与创新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王克文
有感而发
传统作为历史的积淀,是根深蒂固民族性的体现,而我们面对华夏精髓的传统文化,不但得葆其传统真元,并且对应社会发展而完善其艺术的审美功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其不少画家心态浮躁,有急于求成而不择手段地寻求捷径之途,不是努力用功锤炼艺术、深入生活和学习传统,而是追逐时尚,观势“跟风”。但是,学习传统出现“食后不化”的“仿古”、“摹古”的简单化偏颇,时而能见。此外,简单模仿他人的画风,更是常见的跟风现象。这都反映了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下,某些人短视浮躁之心态。学习与继承、名利与市场,是我们画家要端正的。
此次,有著名史论家、画家徐建融发起的沪上名家和江、浙地区的画家一起举办画展,打破地域性特色,强调其学术性之色彩,以展求画家深入生活和自然,对于重识传统,推动创作,清新风气,定会起到积跬步而致千里的积极作用。我有幸被邀,深感此展其意义已超越了画展本身。
——上海宝钢美术家协会主席 汪家芳
传统的价值
当代文艺的多元并起,既令参与者面临了丰富的选择,也使之平生无所适从之感。文艺虽称多元,事实上仍有主流与边缘之分,且勿庸讳言的一点,是今日之美国艺术俨然世界艺术的“主流”。因而,在曾经与“主流文化”结合并不紧密的中国,力图融入“主流”的思潮如今空前高涨。无论在影视界,还是在美术界,无论是迎合好莱坞,还是迎合国(内)外各类双年展,都与中国经济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现象形成有趣的呼应——中国形式或元素+美国内涵或趣味,这一公式也日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名利场中的潜规则。唯其如此,我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今天生存、持续与发展的课题才显得越发重要。从宏观上说,相对于今天文艺界愈演愈烈的“中国制造”,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传统文化本属“中国原创”之源,而即使从经济角度,为国人带来过实质性收益的“中国制造”也绝非终极追求,中国经济的真正强大仍取决于“中国原创”的形成,而非仅仅成为西方的加工厂。因而,在西方强势文化重压下的今天,在一些中国人梦想变成美国人的今天,为未来中国文艺的重振保留住这点“原创力”的血脉,其意义绝不会比在艺术上单纯追求开拓创新来得小。今天在一些人看来的迂腐其实正是弥补未来遗憾的丹药,否则,今人痛悔当年“破四旧”之疯狂的悲剧,将在我们的下一代重演。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 汤哲明
世态·心态·画态
绘画虽说是小道,但真的投入,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一入其中,便会身不由己,受到制控。学习中国水墨画更是如此,刚上手也许会感觉良好,顾盼自雄;渐深入便可能力不从心,难以为继。加之时代变化,万物竟呈,世间百态,无不撩心,荣辱得失,息息相关。令人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应付与艺术毫不相关或相关不大的事,造成极大的浪费。在人欲横流之下,学术异化为“权”术,学术成就大小已与身份高低、金钱多寡直接挂钩,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对人的心态有所影响。
这些现象我不可能熟视无睹,毫无感觉。但是,想到自己需补的课很多,没有再多的精力去分心,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以往艺术实践的唯一体会是:要画好画,必须脚踏实地。下笨工夫,学真本事;要把绘画作为一项事业来看待,用殉道者的精神来投入;而不是把其作为一宗买卖去鼓捣,用投机者的心态去参与。心态如何,在画态上都有所反映,“画如其人”即此谓也。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车鹏飞
关于中国画的
两个热点话题之我见
在中国画范畴里,谈宋代和谈元代,其实完全是在谈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两个时代的绘画。就中国花岛画而言,宋和元两个时代在绘画意境追求、表现手法、材料运用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当今画坛却常常将宋元绘画捆绑着谈论。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将宋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谈呢?是因为这两个时代整体绘画风格的独立性和风格差异远大于其他任何两个时代的组合,例如元明、或者明清。宋代的绘画风格转向元代,是一个从写实(装饰)风格技法的完善与进步转向了以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文化情趣以及书法的介入与相关材料的改变所带来的风格技法表现和创作思想的重大变革。这个转变,促就了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意义和表现力的文人画的形成和确立。因此,我认为,研究它们之间的独立性或者说是个性远比研究它们的共性更具有价值。
——浙江美院国画系教授 卢勇
中国画,伴随我国社会的演进而递嬗。远古史迹散客,一麟半爪未足微也;自泰汉以至于魏晋,士人崛起,影响及于文章艺事,风气随之一变;然后开盛唐气象,恢宏华彩;五代精绝,磅礴遥深,自此以降,士人主导画坛,匠作日渐衰微。历宋、元、明、清数代,文人画观念,程式日臻完备,其予中国绘画之得失,岂无定论。
建融先生精研书史,濡染丹青,近年开创“长风堂”书画沙龙,延请各方硕学通儒,共振古风,更得上海博物馆两度“晋唐宋元国宝展”之助澜,遂使画学之正道广为流布。心仪之久,乃至甲申季秋南下谒见先生于浦东寓次,啜茗论道,相见甚欢。
值此“长风堂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之际乃略述情涵,以明心志,亦为画展深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 刘波
讲传统是天经地义的。中国绘画自身就是传统在当今的展开,作为大背景的中国文化,也是其传统在当今的展开,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艺术文化,同样是其传统在当今的展开。因为各自拥有源远流长的根基,故而,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灿烂的形态,共同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当今在世界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各种传媒方式来展示各民族、各时期、各形态的文化样式,昭示人们不要忘却人的智慧。
中国绘画对笔墨高度重视,但不是技术崇拜。一根线、一块墨迹,是符号,是技术,有时甚至是程式。不过,中国人认为:技进乎道,因此,用中国人的观点来看待技,不仅可以避免肤浅和轻率,还可以更深一层地悟入中国文化的独特境界。
——山水画家 肖海春
说中国画的底线是线条,没了线条就不是纯粹的中国画,其实这种说法是狭隘的,线条固然是中国人特有的,而且中国的艺术家天生就对线条有感觉,但它毕竟是如同西洋画中的素描对于西洋画的重要性一样,它们只不过是一个基础,一个描绘对象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是媒介,仅仅把物体简约到线条上,这个时候的线条的重要性是用心灵去把握,用经验去实现的。
居住在城市里的画家,常常舍近求远,描绘不太熟悉的景物,其实你关注一下周围的事物,也同样地让人神往。
我家外的苏州河,是给我十分喜欢万分亲切的一条河流,它沿着我家绕了个弯,河的北侧正在动迁,听说要造花园,每天看着变化着的河带,看着日出日落,风雨吹打,不由地动笔画起了它。几时等建设好了,看看今天的画画,回忆它的变迁,是正常事。
——上海大学国画系主任 乐震文
上海有个“长风堂”,原是徐建融的斋名,建融的名气大,“长风堂”也就逐渐地名气大起来。
建融是位美术史学家,授中国美术史课,那是个诉说传统、弘扬传统的地方,他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苦心播下的薪火正在为中国画传统的发扬光大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所关注的国画新秀都在“长风堂”闪亮过星光,应该说上海中国画的后继有人,其中包含着建融不少心血。
这次“长风堂”举办邀请展,名家和新手共同,又一次表明品位和兴趣,它的成功相信会给中国画的传统、中国画的创新作出一定的启示。
——美术理论家、画家 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