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泠先生的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真是极大地满足了首都美术界和广大公众期待欣赏他众多作品的愿望。他在中国画坛早已有名,是一位新时期中国画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他的荷花系列于1980年代早期问世之后,就让人眼界为之一新,并如清风入怀,甘醇沁心。那些作品堪称中国画形式创新的成功范例,也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独立不凡的品格。只是许多年来,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发生在沪上或海外,我们在北京的美术界同仁与晚学少有机会看到他成规模的原作,因此,这次画展,对于他和对于我们都是有意义的。对于他,是在七十华诞之际做出的一次重要艺术展示,他将出示一批新作与画坛交流;对于我们,则能因目睹他的精湛手笔,并联系他一以贯之的探索,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创造特征。
对陈家泠先生的艺术,的确需要作全面的认识,因为在他极为单纯的画面意境背后,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艺术提炼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笔墨感性的积累和形式语言的熟练,更是精神的超越与心灵的升腾。在他那些一目了然的“陈氏图式”中,蕴含着他对于传统、对映时代、对待生活的实践方式。在思与行、感与悟的沉潜往复之间,他构筑起了属于自己也启发画坛的一方风景。
对于传统,陈家泠先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他的艺术学习经历正值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而我们知道,那个时代中国画坛的学术思想正处在比较曲折且艰难的发展时期,既有多变的外部文化条件随时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又在如何对待传统上有着画坛内部的多种见解。陈家泠先生的睿智就在于他在关于传统的总体认识上是“继承发展派”的追随者,即坚信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一定要继承传统宝库中的精华,并且加以时代的发展。但他在实践上接近传统的方式却十分鲜明地集中在对两位前辈——潘天寿和陆俨少先生艺术风格的融会贯通上,这成为他继承和通向传统的特别路径。以他自己的体会也从他大胆创新的大量作品来看,他极为敏感也极为自然地将两位先生艺术风格的最大优长结合了起来,作为自己艺术的学术来源与支撑。一方面是潘天寿的“骨”,一方面是陆俨少的“韵”,这两方面本分别为两位大师的风格精髓。但陈家泠先生从潘天寿绘画的骨架中体悟到了形式结构的内在意义与视觉张力,这对于建立画面的形式逻辑,使所有感性的笔墨都暗含在理性的秩序之中是一个潜在的基础。它使得陈家泠在后来极为变化多端的经营布局中,始终有一种视觉上的经典式结构在起作用,这个结构不是固定的传统样式,而是一种由视觉传统经验积累而成的基础。同样,他对陆俨少艺术的继承主要在于领悟到多变的笔墨与动势是画面发展和形式多变的重要语汇,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敢于突破旧有形式法则与笔墨样式,朝向“变”的宽阔天地。
陈家泠先生的传统观实际上是一种体悟与实践型的传统观,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勇于创新的传统观。这就使得他虽然系出名门,却一开始就没有门户之见;虽然“出身”于中国画,却一上手就是现代中国画,甚至是朝气蓬勃的中国现代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近乎天赋的优势;对于我们,则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画教学与研究新的角度,并且是具有当代学术属性的角度。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抽象的虚无和实相的调和。他在创作形式上虽然固守了中国绘画的传统,但在创作的内容上却颇具现代性。实际上是采用了传统的国画技术来反映现代人的思维定势,并且能够穿越历史精神的视线,直达世界的本真。在陈家泠先生的作品中展现的是个人化的瞬间个性表达,以及与众不同的睿智、精巧和优雅。虽然感性和理性是两个极端,但是透过陈家泠先生运用艺术的技巧灌注真情实感,理性和感性达到了合而为一的境界,这是真正现代有生命的艺术作品。
随着新的艺术经验在当代的不断衍生,不仅要在资源的角度强调绘画语言的渊源,而且要使作品在现代性的基础上,演绎出一种具体的阐释方式。这种绘画语言的创造既是社会审美趋向的走势,又决然是艺术家个人修养的展示。在陈家泠的作品中把新的材料、个性化的图式、以及新的形式技法协调融合,实现了一种绘画语言的现代转换。面对这种多元文化与精神价值的新纪元,具有现代意味的中国水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表达,在崭新的时代中彰显着它所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就像掌握了魔术的奥秘一样,从1980年代开始,陈家泠先生就为画坛源源不断地贡献出他从容而神奇的作品。我们惊异于他极为充沛并且永远处于青春状态的创造活力,但这是他用如采蜜之蜂般长期勤勉的感受孕育出来的情感与精神的结晶。他身居上海都市,感受着现代生活的景观与现代文化的气息,他努力把这种感受变为笔下作品视觉上的新颖与生动。他的作品首先在结构上是大胆而独特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在二维平面上做足了展开的空间文章。他在笔墨上则是百炼提纯、万取一收的,极为感性的线条超逸出对物象的描绘,成为近乎抽象的语言。由于画面整体上的疏朗,线条由此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魅力的空间,轻敷微染出来的色泽也清晰如许,传达出别致的现代美感。陈家泠先生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竟能在无尽的创造中变幻出格调同一般高雅空灵但仪态有万种风情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只能说,他的感觉就是形式创造的源泉。
陈家泠先生艺术的意境似可用“澄明”二字来形容。荷花是他百变不离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寄寓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也带有对生命咏叹的情怀,对于作为都市人的他,则也可以赋予高蹈清澄的文人胸臆。实际上他的绘画题材还十分宽阔,有多种花卉,也有山水(风景),还有人物。其实,无论何种物象,何种景致在他心目中都是形式的存在与情感的符号。他要表现的不是物象本身,而是超越物象形式生命的形象,用作品的象征语言,把中国注重意象写意的艺术传统作了现代的转换。许多年来,他强调“灵变”这个他多年治学治艺的深刻体会,就是一种证明。他的作品探索的是现代人对天、地、人的认知和诉求,同时在哲学的思辨中坚守着中国绘画的墨韵和气韵。他的艺术最终使我们在幽玄的东方神秘哲学与当代的水墨艺术感觉之间,找到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从他的展览中品味许多、咀嚼许多、收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