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画家
3  4  
PDF 版
· 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 ■程大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翟墨(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著名美术理论家):

  看到这批厚土洪荒、大气浑茫、语言和图式都迥然一新的作品,我不禁震撼和惊叹。

  杨小民走出了中国画程式化的细线勾勒的描法和顿挫弯曲的皴法,代之以集勾勒和塑造为一体的浓墨秃杠和直、圆、续、断的焦墨皴擦。这种取其粗形大象、弃其谨毛细貌的表现方式,迫使画家抓住山体的大气脉、大魂魄、大骨架、大肌理,使水墨画具有了强烈的雕塑感和版画感,而又不失水墨特有的韵味。他的这种粗放语言和板块图式似乎更多的是从大西北黄土高原提取出来的。依其独特的造型符号不妨称其为“高原骨,秃杠线”;“黄土魂,年轮皴”。

  杨小民由新文人画的“小”学步到山水语言图式的“大”创造,由杏花春雨的轻柔仿吟到塞马秋风的雄浑独唱,实现了在山水画家群中的脱颖拔“尖”。

  小民大气,这才是当今国家主人世界公民应有的胸襟和气魄。    

  ■范扬(国家画院创作部主任、著名画家):

  我第一次看到杨小民的画,就被打动了。画面上都是拙朴粗厚的线条,画面上全是激动和热情。我吃惊,这些作品究竟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小民用线,粗皮厚肉,响锣重锤,如陕北汉子扯开嗓子吼一曲信天游,唱他个东南西北风,着实痛快。

  小民这样的画家不多,投入这样真情的画家太少。他的画儿是有力度的,是震撼人的。小民生活、工作在南京,相对于吴侬软语的江南画风,我们更需要有人大声嚷嚷。

  让我们来听听杨小民的声音吧,这是野性的呼唤,这是生命的呐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28 2007-9-15 美术报000282007-09-15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