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 记者 王凯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里很热闹。热闹的原因不是因为原本放置在这里的大量雕塑,而是因为在当天开幕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届教师作品展,以其独特的展览定位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作为展览场地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是在上海钢铁十厂厂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总展示面积将近2万平方米,是一个颇具公共性的展示空间。展览主策划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将展览名称命名为“临风塑质”,他认为“塑质,塑造的品质,首先是塑造的艺行的自身品质”。这也明确了展览的定位,是雕塑系教师对自我的体验再塑造的集中展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健、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培成、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龙翔、副主任李秀勤、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馆长沈其斌等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来自上海、杭州两地的雕塑界同仁也汇集在这里,一同观看了展览。
本次展览是继1999年和2003年前两届中国美院雕塑系教师作品展的再延续,共展出了中国美院雕塑系17名教师最新创作的50余件作品。与前两届展览相比,这次展览从中国美院学院展厅转移到了繁华喧闹的上海。中国美院副院长刘健表示,从学院内部的展厅到上海的城雕中心,展览不再是学院派艺术家们狭小范围内的成果展示,而是将各自的作品“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接受评价”。这个转变,一来体现了中国美院扩大自身艺术影响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基于对雕塑本体的思考。
就像展览一开幕年轻教师钱云可跑过来悄悄对我说,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许多作品不像雕塑,此次展览本身引发了很多让人回味的问题。
展览研讨会上,几家媒体就雕塑“当代性”的问题向参展教师发问,要求艺术家回答自己作品中的“当代性”元素。但实际情况是,在与几位参展教师的交谈中,他们不愿过多谈及“当代性”,他们更愿意表达个人生活体验的思考与作品本身之间的关系。李秀勤的作品《道口》是一个观念性颇强的作品。在火车铁轨与枕木搭建起来的桌面四周,还有几个粗大的原木座位。她说,2000年时我家在杭州东部靠铁路很近,火车运行时吞气、吐气让我感受到了呼吸的力量和震撼。铁路上一条条错综复杂的铁轨让我产生了无限的迷失感。类似《岔口》的结构镶嵌在桌面上,让我想坐下来静静倾听命运的呼吸。施慧的作品《柱之三》是对1996年软材料作品的再实验,她用铜质材料复制了之前的作品。施慧介绍说,作品简单理解起来可以看作是类似珊瑚的生物,所能表达的一种生成形态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想表达的是一种单纯、简单的劳作与生成形态之间的轻松关系。它们始终处于不断生长叠加的状态中,构成的群体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一纤弱单体的接连延展。
就像施慧的作品中对材料的再实验一样,年轻教师黄燕的作品材料是我们日常非常熟悉的纸巾,她用纸巾做出了床、梳妆台、拖鞋等生活物品。在研讨会上,她也不想过多阐述“当代性”,“这只是我的一种基本生活体验。纸巾是女孩再平凡不过的物品,购物对女孩而言永远也无法停止,女孩喜欢的衣服、鞋子总在不停更换。这些简单的物品构成了我的生活和记忆。时间转瞬即逝,生活却留有印记。”青年教师余晨星的作品《身份证》是将一些历史人物和明星的身份证做了一个大集合,不同的是许多名字他做了隐讳的处理。“我想通过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大家,让大家对我提问,我再来反思。刻意去追求‘当代性’,不是我创作时的心态。”
实际上,关于“当代性”的一些泛泛提问,完全不能与展览本身的意义产生关联。展览策划人之一的孙振华对记者说,西方现代雕塑发展的模式,呈现出的是从社会到学院的基本走向,而中国现代雕塑的基本走向则不是这样,反过来,它常常呈现出从学院到社会的方向。因而,展览本身除了对外展览中国美院雕塑系教师近几年的作品外,一定意义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梳理雕塑与学院的关系的契机。
许多当代雕塑描述了当下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它以颠覆、调侃、讥讽等方式,消解了传统价值。并且当代雕塑的创作群体非常宽泛,像周春芽做雕塑《绿狗》一样,很多从事雕塑以外艺术创作的人群也在玩雕塑。一些当代雕塑虽然也表现了对当代精神现实的批判态度,但同时也应该承认,也有相当多的“雕塑家”还只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玩味上,其中有的甚至在努力迎合某种时尚的趣味,甚至推波助澜。
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五个工作室中,每个教师的创作都是针对各自的教学任务和不同的研究方向来进行的。他们比较强调个人方式而不倾向于从众,对材料的再认识、再研究是他们教学和个人创作的重心,所有有感而发、来自生活的体验是他们艺术生命延续的源泉。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点是,在整天提倡所谓的形式化了的“当代性”的当下,他们不跟风。
不盲目地跟风,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品格。这种独立的学术品格在雕塑系教师的展览作品中再一次得到了印证。针对问题、独立思考、拉开距离、深入下去,这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独领风骚之处,更应该是当代学院雕塑与众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