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美育
3  4  
PDF 版
· 造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 “研究生”的走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研究生”的走向
——“全国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论坛”在新疆召开

□康书增 谷泉
  2007年9月12日至13日,由《美术观察》杂志社和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 “全国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论坛”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全国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近50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施生田、新疆文化厅党组书记兼副厅长韩子勇与孙也刚、阿扎提苏里坦、吕品田、哈孜·艾买提、范军、牟淑芳女士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李一和新疆师范美术学院院长康书增担任学术主持。

  由于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招对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扩招与就业之间出现矛盾,一方面是研究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下降,此次论坛的召开对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次论坛的议题是:1、当前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实践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3、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关系;4、国外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各个代表都做了充分准备,既谈出了自己的观点,也体现了学术交流的互动性。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涉及到研究生教学的方方面面,分别针对研究生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标准等很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具体的分析,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设想,既谈成就也谈发展的问题,既谈研究生的学习也谈导师的自我完善,既谈理论也谈实践,既涉及到国内各院校的特点又涉及到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状况。这次会议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议的针对性强,既发现问题又力求解决问题,会议的学术成果是代表们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张杰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要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研究生培养的集中性和多样性矛盾,希望各个院校在培养研究生上要强调自己的优势,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结合起来,并介绍了川美在这方面的优势与经验。高卉民针对扩招以后学生如何学和导师如何教的问题,他提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学会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能力。他还特别提到两点:一是通常大家都说取长补短,他提出要取长补长;第二点是学生不能盲目地模仿导师,要有自己的面貌。张友宪提出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马永宽重点谈了怎样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他说研究生不仅仅是搞学术研究,政治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涉及到一个人的品德和做人问题。康书增提出了美术学科实践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问题,但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汪清谈到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学习的延续,强调导师应该挖掘学生的长处,使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并强调师范类研究生要发挥师范类研究生自己的优势。

  关于理论、外语与专业的关系问题,克里木·纳斯尔丁结合自己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时的经历和现在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的情况,谈了中央美术学院在研究生招生时侧重专业考试的一贯做法。毛建波谈了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和中国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上,以古汉语替代外语的做法,给与会代表很大的启示。康书增提出了在美术专业实践类研究生的招生与教学上,专业、外语和理论研究何者优先的问题,他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以外语考试和理论研究作为优先条件的做法。

  与会代表大多对现在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入学水平表示了忧虑,但也有代表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一味抱怨学生的入学水平低是不公平的,因为现在许多导师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对此买买提·艾依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比较客观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虽然学生的入学水平参差不齐,但导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只要能够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其教学就是成功的。

  这一论坛的召开,对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实践类的美术专业研究生教育做一些探讨和交流,并借助于大家的智慧与经验,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找到对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11 “研究生”的走向 □康书增 谷泉 2007-9-22 48256DEA008181F54825735A00115AE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