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书法家”这个概念曾一度是中国书坛的一个学术热点,炒得沸沸扬扬,争得面红耳赤,至今还常有一些议论见诸相关媒体。据笔者观察,当下,这个问题已有了新的苗头与发展,或者是被置换、分化。议来议去,似乎这成了一个很“玄”而且“悬”的问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很明显,无非是几个利益集团都只站在各自的利益场上说话而已。“学者型书法家”难做,不管哪个利益集团的人,想占领这个高地一时都难以得逞,既为鸡肋,那就干脆撇开它,另辟蹊径,别寻至味。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认为自己“文化”可以的人就说书法首先是“文化”的,没有文化,书法就没有了价值担当,如 “文化书法”等;认为自己“技法”了得的,就说书法首先是“技法”的,或美其名曰“艺术”,他们认为没有了技法,也就没有了书法的根本,如“艺术书法”等。彼此各执一端,当然议不到一起去。至今已经发展到了撇开“型”的阶段,干脆直接在延续了千年的书法头上,戴上这样或那样的五彩缤纷的“酸酸甜甜”的帽子,不知这些举动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黄婆卖瓜,还是当代意义上的二奶专家?
其实,在一个层面简单地大谈“学者型书法家”理论必定是空洞的,要谈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历史与时代、理论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抽象与具体来谈论,否则很难脱离泛泛而论、隔靴搔痒的窠臼,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
结合郭沫若先生,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学者型书法家”,或许不无裨益。
郭沫若先生是文化人,可能没有人会说不;郭沫若是大学者,并且也是书法学者,也是勿庸置疑的;郭沫若是不是书法家呢?我想,目前中国的书法精英们也没有任何理由说他不是一个书法家,在某种层面来说,郭沫若先生还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书法家。那他是不是一个“学者型书法家”?愚以为:是,道理很简单,在他实践与取得的成果的层面来说,如果郭沫若不是“学者型书法家”的话,当代中国的书法家中恐怕也没有人敢称自己是“学者型书法家”了。
首先,作为一个“学者型书法家”,郭沫若先生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与情感世界等叠加、融合进作品里,形成了“人剑合一”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与永久的记忆。情感,是诗人的生命,作为诗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发表了《女神》等新诗作品,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初到日本时,遭受的各类歧视与婚事的失意,使郭沫若一度消沉、苦闷。此时期,他接触了《王文成公全书》,因此深受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后由王阳明学说上溯老庄哲学、孔孟哲学,外及印度哲学。在诗歌方面,他开始接触印度诗人伽毕尔、泰戈尔的诗,继而又喜欢上了德国诗人海涅、歌德,又由歌德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到“五四”时期,他又开始接触康德、尼采的作品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由中而外,中外兼学,使郭沫若前期的思想异常复杂。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卓文君》等;1924年以后,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他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他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被蒋介石政府通缉,他避难于日本,其痛苦、寂寞是可以想象的,他与日本姑娘安娜成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抗战爆发后,他别妻抛雏潜回祖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1930年,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44年,他又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对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当时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整风文件;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被选举为中国文联主席,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一部部厚重的著作记录了郭沫若先生丰富阅历与情感历程。从求学到参加革命活动,从事业到家庭,从政坛到文坛,从国内到国外,显晦于风光与落寞、得意与失意之间,他的情感起起落落,有时甚至是无比压抑的,他晚年写的一些附合世俗的文字就可佐证,这些在中国文化界也成为一个反面例证。在这一点上来说,他与弘一法师后期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因为其人生观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所以,其艺术风格与归属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对于艺术家来说,情感上的挫折与磨难往往是一种财富,是创造优秀、伟大的作品的加速器与发酵剂。郭沫若先生的理想与追求在风云变幻中历经诸多艰辛与磨难,其丰富情感与经历是最可贵的,加重了他作品的份量,这是许多“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人所不具备的。
其次,作为一个“学者型书法家”,郭沫若先生的书法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与艺术风貌。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实践前后达七十余年时间,其行草书法被世人誉为“郭体”,在现、当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少年时期的郭沫若心仪“东坡体”,并受到当时民国时期碑帖相结合的书风影响,这种影响也贯串在他以后所有的书法作品中。在日本期间,他研究甲骨、金文等文字造型符号,无疑在认识与实践上都让他的书法走向纵深与本源。抗战时期,郭沫若先生对“二王”帖学系统的营养的吸收也是积极的,其字型结体、笔法运转、章法行气等,都有了新的面目。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厚重奔放,成为“郭体”成熟的前期准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其书风更趋成熟、创作进入旺盛时期,其书风神洒落、精气饱满,豪放明快,一任天然;用笔讲究“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又巧于变化、深厚凝重,肯定果敢;结体大小错落、俯仰开合、平中寓奇,奇正相生,疏密虚实而相生、伸缩避让更多姿;章法节奏明快洒脱中见平实,韵味自然天成,浑然一体。郭沫若先生的书法以才情与功夫作底,以阅历强基,个性显貌,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子,他不像常人那样皓首穷经于传统某家某派,而是从一开始就将其天然个性与诗人的浪漫、洒脱、倔强注入到作品中,不愿作前人奴隶,而是化其神髓为己所用,煅己之风骨。其“郭体”书法,无愧为20世纪学者型书法的一个成功典范。
第三、作为一个“学者型书法家”,郭沫若先生有自己丰硕的书法研究成果。上世纪20年代末,郭沫若在日本避难期间,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开创了一种新的古文字研究模式,与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并称甲骨“四堂”。他谙熟了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轨迹,其书法研究专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上世纪60年代,在毛泽东主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指示下,在郭沫若先生与高二适等人之间展开王羲之《兰亭序》真伪大辩论,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兰亭论辩的后期,郭沫若先生的数篇论文,为学界所重,也是可以充分地反映出其深厚广博的学养的。
作为诗人,郭沫若先生还常以其诗文来增加书法的厚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贴紧时代的脉搏。他的笔墨间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常常破纸而出。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间留下难以计数的诗文、墨宝,无论数量或影响,非常人所能及。这些,绝不是当下一些以平方尺计价的所谓艺术家所能理解的,因为当下书法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已经被一些不正常的思想扭曲、变形了。
历史留给我们这样一个 “学者型书法家”,其高度是显然的,其中没有什么新奇的怪招,也没有刻意勉强,郭沫若先生只是以书法来歌唱生活,歌唱生命。面对当下,我们应该思考一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