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画家
3  4  
PDF 版
· 上海当代中国画意象八派作品选
· 因心造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因心造境
□朱国荣
  意象,我想应该是一种偏向于抽象形式的艺术表现,但又与具象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联。意象,是一种属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因心造境”的艺术,通过对抽象或半抽象造型作主观的联想,在理念上使其趋向具象化,并由此引发审美行为。在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中的“盖从悟处取法”(陈申语)、“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语)、“大画者,从于心者也”(石涛语)的创作理念,都是强调表现自我意识,有的甚至到了让“造化”来屈就自我的地步。而西方古典艺术则以追求形体的准确与完美为目的,讲究科学原理,但缺少想象,因为少有意象艺术,即使是在现代抽象艺术的创作上,也少有从意象方面来考虑的 。所以说,意象引达的是一种主观与客观融合、情感与虚境揉合的艺术境界。

  上海的八位艺术家殊途同道集合在一起,冠以“当代意象画派”的名号。对此,我起先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来观赏他们的作品的。应该说,对于这8位艺术家,我大多数是认识的,而且是相当熟悉的朋友,不仅是对艺术家,对他们的作品也是相当熟悉,所以在这之前,我是绝对想不到他们几个会有这样的组合。现今分析一下这个阵营,8位艺术家可以归纳位两类:一类是从具象出发,走向抽象或半抽象,强调的是画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追求的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另一类则是以抽象为主,提供某些形象的联想,追求的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合起来说的话,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构筑起一道“似与不似”的界面,在这个界面内还是各画各的画,各走各的路,就像当年“印象画派”的画家们一样。

  “审美心理的民族性,形式美感的持久性”,这是叶浅予老先生20年前谈中国画在新时代里发展时提出的两个重要方面。《上海当代意象八派展》将意象艺术重新审视,意欲发扬光大,可以说是件好事。只不过艺术家们在今后还需要对“意象”艺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我想,享有“海派”声誉的、正走向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上海,是需要有这样那样的各样形式的艺术派别的。

  2007年9月于上海

  (作者系上海美协副主席、著名美评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37 因心造境 □朱国荣 2007-10-20 48256DEA008181F54825736E0024879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