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视点
3  4  
PDF 版
· 正书概念的演变及其当代识别
· 作为文化视野的“兰亭”——王羲之密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正书概念的演变及其当代识别
□李哲
  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自商周至魏晋、唐宋、明清,然后到现、当代,自甲骨到竹简、帛纸,无不是以各种书体来具体实现其价值的。中国书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书体不断发展的历史。各种书体都是从无名到有名、从萌芽到成熟、从简单到经典的。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正书的记述来看,正书概念正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的,古人在这方面所作的梳理与总结也很多,到当代,正书的概念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对正书的传统概念进行梳理,以及对当代正书概念进行识别,有利于新时期正书的定位与发展。    

  一、正书概念的演变

  要了解正书,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历代书家对书体的一些认识,了解正书在书法史中的大致位置。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自秦怀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谓秦代字体:“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又云:“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明朝张绅《法书通释·辨体篇第七》:“自鸟迹科斗之后,创制大小二篆。二篆之后,始有隶法。钟、王以来,又复变为今体,为之真。楷隶以降,乃有行狎之变,又为草书。”从以上记述可以发现,古人对字体的认识相近的,不管是八体,抑或是加上草书,成为九体,都代表了古人对书体的一种认识与态度,我们可以从中至少得到这样一条启示:古人认为历代书体的发展方向是沿着篆、隶、真、行、草这么一条路线来发展的,这就是常说的五体。

  那么,真书的概念到底是如何演变的呢?它与楷书、正书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辨体篇》有云:“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也……但自钟元常之后,二王变体,世人谓之真书;”《宣和书谱》有云:“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降及三国锺繇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根据这些记述,可以断定,楷书产生于篆之后,古人多将其与隶书相提并论,谓之楷隶,而楷书与正书的概念可以说是等同的,而真书概念的出现则要晚一些,是自钟元常、二王变体之后才有的。

  既然自钟、王创造出来的今体谓之真书,为何后来的唐人欧阳询、颜真卿所作之书又称之为楷书呢?我们可以在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辨体篇》里找到答案,他说:“汉隶者,蔡邕石经及汉诸碑是也。此体最后出,皆是挑法,与秦隶同名而实异。然则今之真书,即是此法……执笔之际,不知即是隶法,别为构体……今观欧、颜而上,往往皆从隶古,学者但不详察耳。字原谓隶有秦隶汉隶,灼是至论。今当以晋人真书谓之晋隶,则自然易晓矣。诀云:本于篆法,学如真书,但变隼尾激石二波也。”这下就很清楚了,自钟、王到欧、颜,他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皆承传楷隶的结体、笔法基因,这种最初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书体,是汉隶结体与章草笔法相结合成的独特书体。既保持汉隶结体又省改其波磔,增加章草笔意而成。自钟繇的“章草书”至魏、晋,经过王羲之等书法家的改造,保留了一些基础因子,创立新的法则,遂与隶书分流。其中血脉不断,它们成为楷书家族中的成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自“楷书”一词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名之一见载于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言:“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就与“正书”有等同之势。启功说:“楷这一形容词当作书体的专名,则是晋代以后的事。”徐邦达在《五体书新论》中说:“正书后来则完全摆脱了隶名。大约北宋以来,又改称为楷书了。”也就是说,楷书即正书,也包涵了真书。

  我们知道,中国的艺术是依靠中国哲学这棵大树的,上面是一些古代专家从结体、笔法传承的角度来定义楷书,那么传统楷书(正书)有何哲学依存呢?传统楷书(正书)又怎样在哲学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发展契机呢?

  唐张怀瓘《书断·上》云:“(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依此说,楷书可以说是一种可作楷模的法书。也就是说,所有有谨严法度,可作范式的书体都可以称之为“楷书”。清代刘熙载《书概》中有言:“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为楷也;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无疑,张怀瓘、刘熙载是站在传统哲学的大背景下认定楷书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哲学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有趣的楷书现象,后世称之为“唐楷”的书体,由于法度谨严,达到了前无古人、后人也难以企及的高峰,足以成为书体之楷模,形成后来居上的态势,以致于大多数后人只知道唐楷之为楷,而不知有楷隶之说了。这也是楷书在哲学基础上发展后收获的一个重要错位。

  总之,历史上的楷书又名正书,是汉字书法的主要书体之一,亦有“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称谓,其概念是在不断运动的。由魏晋开始流传,其概念也在不断地演变中,有从结体、笔法来认识正书的,也有从传统哲学大背景下来认识正书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幸运的是,在纷纭繁杂的观点与论点里,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中存在的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公认晋唐以来承传楷隶结体与笔法,而发展出来的晋、唐楷书,如现今流传于世的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贺捷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就是典型的楷书,也就是正书。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34 正书概念的演变及其当代识别 □李哲 2007-10-27 48256DEA008181F548257370002E09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