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感知,就是艺术的一切。”这句话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利希滕斯坦在艺术实践创作后的理论总结。意思是说艺术家凭借自己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意识到艺术潜能的存在,最后经过“移置”创作出新的作品。这句话蕴含着波普艺术内涵的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利希滕斯坦艺术作品精神的一个切入点。
未经二战洗礼的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艺术创作上出现了很大的繁荣,西方文化的重点从二战前的法国巴黎转向了美国纽约。历史证明了这一切,美国的艺术在二战后蓬勃发展,有很多新的艺术思潮涌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波普艺术运动。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关注社会民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出发,他们不仅关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而且关注美国社会工业化出现的丑恶现象。他们感知到的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平淡的,觉得都只是城市生活中的风景线。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挪用”这些元素来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1923年生于美国纽约的利希滕斯坦即是波普艺术艺术理论的很好实践者。利希滕斯坦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分校、新泽西州不伦瑞克拉特格斯大学格拉斯学院任教。自1951年起从事波普艺术创作,从现在相关资料看,他的第一个波普艺术作品出现于1961年,在此之前利希滕斯坦也曾介入抽象艺术,但没有成功。
利希滕斯坦作品运用最多的元素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连环画题材,利希滕斯坦以这个为创作的基本元素,来诠释自己艺术创作的理念。见过他作品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画面的所有内容似曾相识,这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波普艺术的特征。利希滕斯坦把已存在的平淡无奇的连环画题材,用鲜艳的颜色,平涂加黑色粗线条,以丙烯、油画颜料将这些元素“移置”过来放大,甚至对由于印刷出现在连环画上的网格也是不厌其烦地画出来。用安迪·沃霍尔(美国的波普艺术家)诙谐的评价他自己创作过程的话说“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就能很好理解这样的一种情况,
利希滕斯坦的创作有一个很明显的阶段性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以一种后期毕加索的创作手法来表现美国西部的风土人情。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真正的在现有存在的连环画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最终从里面分离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也许我们会说利希滕斯坦的艺术创作是一种投机式的成功,乍一想,似乎正确,但是他的创作并不是立足于此,而更多是运用这个创作理念,凭借预先存在的原材料来暗喻式地间接表现大众的社会生活,用艺术的形式来重新复制人们生活的境况。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在利希滕斯坦的画笔下没有了界线,使高雅的艺术民俗化,走向民间。这时候的利希滕斯坦更像一个艺术传播者把艺术通俗化分解,综合,最后推向社会,这也就更好地贴切了波普艺术的宗旨。也难怪乎,利希滕斯坦在美国社会上有如此的一个美誉——“美国波普艺术家之父”。在此过程中,利希滕斯坦对西方一些绘画大师的作品进行大规模的抽象变形,如毕加索、莱热、莫奈、马蒂斯等。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利希滕斯坦创作了大量的静物作品,画面中的静物相互交错、杂乱无章似地动态平衡,却是一个个给观众无限联想的利希滕斯坦符号。
由于这样的艺术创作形式,利希滕斯坦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波普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多尔蒂曾经在《时代杂志》上撰文,将利希藤斯坦描绘成“美国最差的艺术家之一”,把他的绘画作品形容成“艺术界中一文不值的挪用品”。科兹洛夫也在其发表于《国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利希滕斯坦的绘画作品无知、恶劣、赶时髦、令人恶心——是目前最轰动一时的事物。”但是思想性的文字在事实面前会变得毫无说服力,也许正是由于外界的争议,才会引起社会对他如此的关注。上世纪70年代时,一个叫克老斯哈尔的保险商购买了利希滕斯坦60余件作品,当时没有一幅价格超过1000美元,到1976年时,这批作品的售价已经达到600万美元。而在《福布斯》杂志公布2005年最贵的10件艺术品中,利希滕斯坦创作于1963年的《汽车里》名列第九。作品的价格只是一个数字,但是价格的高低,在不考虑社会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至少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