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美育
3  4  
PDF 版
· 专家提醒封闭式“集训”不应过早
· 童心世界中的巴蜀文明
· 技法要点
· 谈中国画意境欣赏教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谈中国画意境欣赏教学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董淑军
  昨夜看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上面有一段毛泽东在美术课上以一条直线和一个半圆表现“半壁见海日”的诗境的故事,这让我想起刚教过的《中国画的意境》一课。

  “景少意长”是中国绘画“意境”美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它强调画面实景的单纯性,要求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取生活中最动人最有意义的部分,“以少许胜多许”。就像现代艺术巨匠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以数点游戏于山泉石隙间的蝌蚪引导观者很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不停吟唱的青蛙,不可视的声音随着溪间的涓涓细流,送入观者耳中。但也正是因为中国画主张诗意的表达,个性的抒发,强调主观意趣的传达,使得学生在欣赏时产生一定困难,随着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和发展,现代青少年知道《蒙娜丽莎》的多过《李白行吟图》,喜欢《圣斗士星矢》的多过明四家、清四僧……现在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怎样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使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刮目相看”,由漠视到推崇,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备课,就好比精心打磨一把把钥匙,开启学生心中的封闭之门,引领他们走出审美的误区或者盲区,为他们敞开一个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更进一步“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诗情和画意交融──谁说中国画的意境难体会?

  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又说“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山水诗和山水画异曲同工。试着把画中的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与曹操的诗《观沧海》对应,你会发现两个不同时代、身份的人,他们的视角、视野、审美的境界竟惊人地相似,到底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再看看其他的山水画精品,精练的笔墨宛如字斟句酌,章法构图宛如律角和韵格,联想到作画者无不是饱览诗书的文人雅士,诗和画如同他们的动脉和静脉,让他们的艺术生命生生不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悟──谁说中国画单调乏味?

  中国画中表现的物象,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从北宋的外师造化到南宋的诗情画意,中国山水画提前近千年完成了相当于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从客观表现到主观能动的过程。紧接着,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精神境界。“文以载道”这时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造型艺术中的道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倪瓒的《六君子图》,画前那六棵立足与贫瘠土坡、不太繁茂、相互簇拥的树,距离人间繁华是多么遥远,那一汪深水隔开了气节与诱惑,元代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歧视,成了艺术家挥洒笔墨的精神动力。与倪瓒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简”相比,王蒙的“繁”,从另一个极端,表达了隐居的决心……借助这两位画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中国山水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共性、经营画面的个性,一目了然。而隐含在山水之中的民族气节,被一代一代的文人画家传承着,已然突破了狭义的汉族情节,上升为更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气节。

  在中国山水画鉴赏课中,我认为,每一堂欣赏课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缺憾进行梳理和调整,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和学生沟通,让他们看、让他们听、让他们想、让他们说;要让他们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将新旧知识串成串,融会贯通;总之,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感觉,诱导学生的感知,提升学生的感悟。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能不爱上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握传统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是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需要我们去共同面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08 谈中国画意境欣赏教学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董淑军 2007-11-10 48256DEA008181F54825738D00184EF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