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博物馆组织了39位“博物馆之友”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开展了一场稻作文化主题的考察活动。参加这次考察活动的成员,不仅亲临了考古现场,还结合实地所见聆听了考古领队的“实物实景”讲座,甚至亲手拿起了那些几乎不可能被普通人拿在手里端详的古董碎片。参与者在考察活动结束后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邀请更多朋友一起来加入“博物馆之友”。
就这样,观众走进博物馆静态接受展品信息的传统参观方式,开始“升级”为动态的交流式参观,一种新的“博物馆参观模式”诞生了,为更多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也引出了一个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益性文化场馆?一座珍品荟萃的艺术殿堂,一个收藏遗产的艺术仓库,好像都还远远不够,对广大公众而言,他们更渴望看到一所能让人轻松愉悦欣赏艺术、提高审美的文化学堂。
前面说到的“博物馆之友”,是今年6月“中国文化遗产日”起上海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开招募的公众会员,与博物馆授予捐赠者和专家的荣誉身份不同,“博物馆之友”贴的是“大众”标签。
“博物馆之友”除了可以全年免费参观上博外,还可以定期聆听文博知识讲座、参与文化考察活动,并由文物鉴赏、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立体地构筑起博物馆展览之外的一个巨大文化空间,不仅实现了博物馆与公众的直接双向交流,还通过考察活动将一些全国各地不太为人所知的小博物馆纳入了人们的视野。
不仅是博物馆需要回归大众,美术馆等很多已经使公众产生疏远感的“艺术殿堂”也迫切需要走出象牙塔,转化为公众可望也可及的学习天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曾经把美术馆划分为三个层面:美术家的美术馆、美术史的美术馆、公众的美术馆。范迪安最推崇的是“公众的美术馆”,因为要把美术家的美术馆、美术史的美术馆办好,最终靠的还是回归公众。
如何走好公众路线?“博物馆之友”提供了一套寓教于乐的蓝本。从单一的静态观赏扩展到讲座、考察、鉴宝等互动活动中,甚至打破地域界限,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之旅”,有了这种动态的文化活动,就达到了参与者所感受的“趣味盎然”,收效自然也好。针对目前“博物馆之友”2000多名会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会员不足20%的现状,“博物馆之友”明年还将开展一系列针对青年的考察活动,已排定的就有为配合《清明上河图》来上博展出而进行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踏青访古、“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观星乞巧等活动。
“博物馆之友”来了,希望这样的普及与推广,能让更多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真正成为公众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