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2版:评论
3  4  
PDF 版
· 高二适书札辨伪
· 序《中国四大印石图典·青田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序《中国四大印石图典·青田石》
□韩天衡
  说到青田石,无论圈内外人,谁要说是“不知道”,是会被人视为意外的。但要说这青田石,竟然是中国印史上继周秦两汉艺术高峰之后,促使明清以来的印坛成为又一高峰这一史实时,不仅知者寥寥,甚至是会感到莫名其由的。

  物质决定艺术。正是清刚易镌的青田石(明代时称“处州石”,中佳者称“灯光冻”)为腕弱力薄而久思“下海”的文人墨客提供了理想的印材,他们奏刀耕石、乐之不疲,上承下继、濯古来新,竟开辟出了在其他文学艺术门类里所不具备、亦不能的,较之周秦两汉印坛更多元、更丰赡、更文气、更个性化的一重新天。可见青田石是厥功至伟的。

  华夏地大物博,论及印材,真实不虚。全国的大小产地何止数百,当然,目前仍以青田、寿山、昌化、巴林有大影响。其实,印石与人一样,因区域、地质、人文、气候等因素之别而有着各自的相貌、气质与个性。吾尝谓,以四地所产之石,喻古代四大美女,也美得回然有别。寿山靓丽华贵如杨玉环,昌化鸡血娇媚艳烈如貂婵,巴林苍婉妙曼如王昭君,而青田则清纯雅真如浣纱女西施。四大美人自是美到极点,无可挑剔,然而非得要从中择其一,吾则是尤好青田的。这也许是个人的私阿使然。青田佳石的静谧、淡和、冷俏、绝俗,冰清玉洁,洗尽铅华,是至高至善的。不取宠、不撩人,而越能让人宠之、撩之,可谓本色本质,魅力天成,可爱至极。

  记得在青年时期,我曾两次赴青田石山幽邃处考察,那水晶般清澈的山溪里,沐浴着久远而无数的青田卵石,淡浅的质地上多是瓢泼而充满变幻的黛青色块,或参以势如阵云的线界,活生生地如浩淼烟雨米家山。石无主,听君取。奈何,一石少则数十斤,时文弱如我者哀叹缺少“力拔山兮”的本领,只能对之发呆,惜别。如今,石源枯乏,佳石尤贵若拱璧。此30年前的履痕,如梦一般,直可视为数世纪前的故事。

  我好印石,尤好青田,但唯好六面方章而不着斧锥痕迹者。非不好雕艺,乃以往青田钮雕太次、太陋。说来也是天有定数。历来,青田雕家,本事都用在大雕件上,视印钮为末节而不屑为。寿山雕家,却智慧地反其道而行之,绝技多施于印钮上,点石成金。呜呼,雕件为民间所好,而印钮皆文人达贵文房清供,好之、赞之、鼓吹之,这不但成就了闽籍石雕家杨玉璇、周尚均的千古美名,也切切实实地为寿山石做足了广告,赢得了他石难以企及的四海声誉。这也是我素来为青田石所耿耿、所惋惜。

  叶君林孟,世居青田宝地,工篆刻,善鉴赏,尤喜集本土“山珍”。先后得佳石甚夥,今聚友好之藏,成此《图典》。石是妙石,图是美图,书是好书。笔者得以先睹,若与浣纱女面晤亲罄,为之欣然。书集佳石三百,虽为近今一时之选,也足可窥得美人一朝一夕姣好容貌。青田佳石,入印近六百年,叶君不妨益以明清各阶段之旧石,力求齐全,令天下人一睹它古来全貌,岂不更妙?人心可真是一个倾以五湖水都填不满的深渊,得其一,求其百;见一斑,求全豹。请原谅我的无餍要求,实在是这本好书狠狠地吊起了我的石瘾,也在于青田石对我有着无尽头的诱惑和情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42 序《中国四大印石图典·青田石》 □韩天衡 2007-12-8 美术报000422007-12-08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