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西泠秋拍书法卖“疯”了
· 笔墨新旅
江苏省万里写生作品展亮相
· 观看的姿态
· 中国当代美术馆
设计方案开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西泠秋拍书法卖“疯”了
王铎《草书诗卷》以1691.2万元成交最抢眼
■本报记者 崔艳
  12月19日,西泠印社2007秋季拍卖会在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大饭店三楼世贸厅举行。作为本年度的最后一场大型拍卖会,会以怎样的业绩收场?对于在国内各大拍卖会中出现的高成交单价、低成交率的态势,会在西泠拍卖中得以改写吗?而西泠秋拍,又能否再度承担起“南方艺术品拍卖的龙头”呢?揣着种种问题,记者来到了拍卖现场。

  由于此次拍卖,西泠印社开拓了一种新的拍卖方式,放弃了惯例的“周末拍卖”,而选择了周四这个时段开拍。采用“非周末”的拍卖模式,会不会在人气方面有所影响呢?进入拍卖大厅后,记者的这一疑虑便即刻打消了。拍卖现场近500个座位已无虚席,大厅一侧的走廊、门口都站满了人。还未开拍,现场的人气力量已是毋庸置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近三分之二的买家来自外地,我国的香港、台湾及日本也有不少买家过来,拍卖所在地世贸中心大酒店房间已被订满,周边不少酒店也因西泠的这次秋拍出现了房间满员的情况,足见西泠拍卖所带动的经济影响力。

  据悉,此次拍卖是西泠拍卖成立以来着力打造的一场拍卖会。囊括了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名家西画·当代艺术专场、历代名砚专场等八个专场,共推出了1700多件拍品,单是预展就布满了世贸中心一至四楼的4层展厅。其中,还特别准备了历届规模最大的一个古代专场,461件古代艺术精品分明代(含明代以上)和清代两个专场推出。而明代专场更是中国有拍卖以来的第一个明代书画拍卖专场。现场有很多买家就是奔着西泠的古代专场而来。

  上午9时30分,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清代部分首先开拍。从第一件拍品赵之谦的《节临魏碑》开始,会场上随即展开竞拍,估价从6万元一直被叫到15万元才落槌。25号拍品八大山人的《行书白居易诗》在几轮的争夺后以44万元落槌。而本场拍卖的高潮出现在了对第72号拍品王鉴《仿古山水册》册页的争夺上,不但现场争夺极度激烈,场外电话委托的叫价也一路攀升,经过几十次的加价后,以400万元的价格被场外买家拿下。最后,该专场以6470万元收槌,成交率高达91.7%。虽然没有破纪录的高价作品诞生,但整场拍卖成交平稳,大部分拍品在估价左右落槌,呈现出高成交率,低成交单价的特点。

  由于上午清代专场的拍卖没有出现太多激动人心的竞拍时刻,下午明代专场的拍卖便被寄予厚望。尤其是王铎的《草书诗卷》,预展期间就被很多买家看好。西泠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陆镜清拍前就对记者说过,这件作品肯定会突破王铎书法的最高纪录。下午3点多,王铎《草书诗卷》以200万元起拍,以10万元价格往上加,加到600万元时,场上响起了第一次掌声。随后一路上扬,经过几十个回合的激烈竞拍后,被一位北京来的神秘女买家以1510万元的价格拍走,加上佣金,这件作品最终以1691.2万元的高价成交。对于这件高价作品的诞生,西泠拍卖宣传出版部主任胡西林尤为兴奋。他谈到,“它成为中国书法拍卖史上成交价最高的作品之一,更是西泠历届拍卖中价位最高的单幅拍品。而一件书法作品成为全场拍卖的标王,意义更是不同寻常,成为文化影响拍卖力的最好证明。近几年来,古代书法作品的行情一路走高,这一点在王铎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社会必定会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所接续,而富裕了的中国人也一定会借助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表达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古代艺术品价值的进一步肯定和价格的不断走高就成必然的事。”

  在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角逐后,明代作品的拍卖终以5500万元收场,成交率为86.5%,比清代专场的拍卖额度略有下降。而对于拍前就吵得沸沸扬扬的西泠印社明代专场,以这样的成绩结束,对很多藏家来说不免有些失望。因为11月初在北京嘉德的秋季拍卖会上,明代仇英《赤壁图》曾拍出了7952万元的天价,还有不少藏家沉浸在由此所产生的高价效应中,期待着破纪录作品的出现。然而今天,由100多件拍品所组成的国内首个明代专场的拍卖,除了王铎的《草书诗卷》拍出一个高价外,大部分拍品多是徘徊在估价左右落槌,整个明代专场的拍卖总价,却不及仇英的一件作品来得高。对于该现象的出现,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从一些藏家口中了解到,拍品成交不高可能与拍品的质量有所联系。明代作品毕竟年代久远,考证相对困难,他们对一些名家的作品吃不准以至不敢下高价竞拍。胡西林则另有自己看法,公司在拍品定价时,就调低了估价,以此吸引更多的买家竞拍,扩大收藏全体,以至出现了高成交率、低成交价的特点,这都是在他们意料之中的。整个古代专场最后以近1.2亿元的成交价落槌,与他们整场拍卖会估价的1.9亿相比,一个专场已完成了大半,对于接下来的几场拍卖,他们已很轻松,没有多少压力。

  在下午5时左右开始的历代名砚专场拍卖中,现场显然没有了古代书画专场的热闹人气,差不多有近百人参与竞拍。在现场,记者遇到一对来自台湾的夫妇,因看中西泠砚台的规模慕名而来。但谈到这场秋拍中的砚台专场,他们却有些失望,总体质量远不如春拍中首次亮相的砚台专场来得精彩。他们认为目前市场中的砚台价值远未到位,真正好的藏品即使500万元起拍,他们也会叫价。同时也期待着更多质量上乘还在藏家手中的精品砚台能早点上市。

  最后,砚台专场以1275万元成交,成交率为79%,与春拍98.3%的成交率相比,明显下降很多。(拍卖至本报截稿时尚未结束,有关详情见下期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3 西泠秋拍书法卖“疯”了 ■本报记者 崔艳 2007-12-22 48256DEA008181F5482573B70025C7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