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傅新民,很难将其和一位激情四射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你真正接触了他的艺术,触摸了他的思想,方觉得他与众不同。傅新民并不是科班出身,也谈不上有什么师承,但他靠广博的生活阅历、超凡的艺术天赋、敏锐的哲学思维、高昂的创造激情,使其艺术创作,从油画到雕塑到试验水墨,再到近期的彩墨画,每个阶段都展示出他的独步标新。尤其是他的彩墨画,表现手段更加单纯,艺术境界更加高妙。
纵观傅新民的创作之路,每一次转换都是一种蜕变,一种否定,一种跨越。生活中的傅新民是文雅的、沉稳的,其内质却是不安分的、跳荡的。他“为了追求至美境界,不惜让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决裂。求新求变是他的特点之一,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让自己陷入挑战中,激发出最大的潜质。所以他的作品中流露的不是材质,是奔放的烈焰,一种以生命为膏油所放射出来的艺术光芒。”这位评论家的评价是中肯的。乍看傅新民的艺术,似乎是“西化”了的产物,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他在创作理念上,紧紧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血脉,以一个中国人的学养、意识、感受、情绪,去观照生活、关注自然、正视生命、发掘创作机缘,进行独特的自我形式创造。
傅新民天生有一种制造矛盾的欲望和处理矛盾的能力。他的装置雕塑所运用的大都是些钢铁、水泥、木头、树绳、螺丝等等异质材料。这些材料通常状态下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甚至是矛盾的、对立的。然而一旦进入他的创作领域,这些对立的异质材料便都成为他创作的有机元素,其各自的独立性以及相互间的对立便形成一种形质契合与内在联系,从而实现了事物运动的对立统一,即在艺术家“穿行、织造、蜕变、流淌、感悟、对话”的运筹中勾画出它们的变化轨迹,最终达到张扬个性、展示和谐的目的。
表现主义艺术家往往采取抽象的艺术形式,但并非抽象出一种概念,而是体现一种感觉、一种精神。傅新民的艺术正是这样,当他把自己立体的装置雕塑推向“巅峰”时,又同时摸索着用水墨、彩墨来实现更为莫测的平面表现形式。在他看来,这种建立在东方艺术精神基础上的艺术形式更能进一步探索生命、力量和新的生机。傅新民的艺术无疑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就其彩墨而言,在其笔触的带动下,强烈的色彩变化与分解了的朦胧图像互渗互应,形成一种幻化、玄妙的图像信息,尤其他应用生动的绿色、冷峻的紫色、焦灼的黄色、深沉的黑色,同生命的原色——红色一起,在画面上跳荡、重合、冲撞、交融,刺激观者的神经,将观者带入一个神秘且深邃的世界。这些都是画家经验的符号,心灵的轨迹,只是画家有意把它们处理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以暗示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处在多维时空中的复杂性和荒诞性,甚至是不可知性。这些抽象的色彩和符号显然不是现实世界的再现,而是经过画家知觉心理过滤后的一种反射。这种反射往往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因为它使人在激越的遐想中或静穆的冥想中,不断发展、变形,从中领悟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画家通过中国传统的水与墨、水与各种颜料的溶合,使其自然产生一种因流动和扩散而形成的韵律美。从这种富有流动的韵律中,不仅流露出画家的思想感情,而且还生动地体现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