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探索·创新
——中华两岸美术学博士生创作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陈明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大陆与台湾的艺术交流日渐活跃,双方不断有艺术家互访或举办展览,形成一种令人兴奋的文化景观。2006年9月初,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江明贤先生率两位教授及11位博士生来京考察,由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庄汉生会长牵线,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的热诚接见,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导与博士生们与来宾举办了研讨会,双方就美术创作、教学、研究进行了讨论。会后,双方就日后交流做出安排,此次中华两岸美术学博士生创作交流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11月30日~12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研究员带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生交流团回访台湾,成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研究员,副所长郑工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高天民先生,《中国艺术学》编辑部主任杭春晓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曹建华、张馨之、袁学军、张伟平、吴冰、张见、陈明、郑庆余、孙旭光、冯令刚、邱慧君、叶健。在台期间,交流团参加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和中华两岸艺术基金会合办的“中华两岸美术学博士生创作交流展”,此次展览汇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及美术创作博士生共66幅作品,风格各异,个性迥然,引起台湾美术界的关注。参展者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范曾、刘大为、龙瑞、郭怡孮、杜滋龄、蒋采苹、何家英、庄汉生,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所博士生导师江明贤、何怀硕、王友俊、林昌德和教授李振明、程代勒诸先生,可谓大家云集。参加展览开幕的有台湾政要钟荣吉、蒋孝严先生,中华两岸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先生以及著名老一辈画家李奇茂教授、台湾师大美术系所所长苏宪法及教授何怀硕等先生。大陆交流团的全体人员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开始,钟荣吉、蒋孝严、庄汉生、李奇茂等先生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两岸的艺术交流做了高度评价和展望。展览期间,两岸美术学博士生举办了两岸博士生创作与理论座谈会,双方就美术创作、艺术思潮、发展道路、创作理论研究等诸多议题进行了研讨和辩论,气氛热烈。在辩论中,不乏出现针锋相对的观点,一对一的辩论方式使持不同观点者可以直接进行对话,令人耳目一新。
2007年12月7日,由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台湾师大美术系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台湾美术史座谈会”在台北召开,与会者有大陆交流团的研究员、教授、青年教师及全体博士生,台湾师大的博士生导师江明贤、王友俊、苏宪法诸位教授,著名画家李奇茂、李锡奇、顾重光及史论家林章湖、潘襎、曾肃良、黄昌谷诸位先生。各方就台湾美术史撰写的分期、方法论、史学观以及各种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李奇茂教授首先对台湾美术史的研究状况作了阐述,他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偏颇和遗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李锡奇教授则对台湾现代美术史的分期提出个人观点。其后,王友俊、黄昌谷两位教授对于“当代人写当代史”的问题提出质疑。对此,张晓凌研究员作出回应,他认为,西方第一部公认的美术史《艺术家传》就把当时在世的米开朗基罗写了进去,中国也有司马迁写汉武帝的先例,而中国当代的现代文学史,也写进去不少健在的文学家。故而,当代人写当代史,理应不成为问题。但在如何写,写什么,则需要向台湾学者请教。梁江研究员认为,边缘化叙述是两岸学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两岸在很多方面极其相似,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而目前最为重要的是现代性问题。江明贤、李锡奇、顾重光、潘襎教授对于大陆史论家撰写台湾美术史,提出某种担心,一是主观叙述造成的偏颇;二是边缘化叙述。郑工研究员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偏见总是难免的,跟人接触交流会造成不是很客观的陈述,在学术领域当中强调客观性,尽量避免主体的偏见,可能最重要的是在一种视角和立场进行选择。边缘化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立场和视角的问题。立场和视角问题其实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释,文化解释其实就是把这种丧失的文化关系重新捡起来再回到本意上。对于高天民教授提出的开放与保守、多元化、现代书法、乡土与本土、艺术与政治、如何撰写等问题,潘襎、曾肃良两位教授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在台期间,在中华两岸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先生、执行长白宗仁先生的精心安排下,大陆的博导和美术学博士生对台湾的人文地理进行考察写生。从最北端的野柳到中部的玉山,从西部平原到中部阿里山、日月潭,再到东部的太平洋海岸,足迹遍布台湾中北部。担任导游的许先生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知识广博的台湾人,他的生动讲解给整个行程带来很多愉快。而台湾人的热情礼貌、自然风光的雄伟、秀丽,更是深深吸引了大陆来的师生们。美丽的台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艺术交流不但加强了两岸美术界的相互了解,也为大陆和台湾的艺术院校在艺术创作及研究上的进一步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条件。双方通过共同举办的展览和座谈会,开拓了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视野,增强了发扬中华文明传统的自信心和决心,对于进一步活跃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