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7版:画家
3  4  
PDF 版
· 爱梅花 更爱中华
· 海霞之光赤子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爱梅花 更爱中华
——著名旅美艺术家郑发祥
  被誉为“梅花奇才”、“梅圣”的旅美著名艺术家郑发祥先生,2003年9月在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有100多年历史的中华公所艺术厅,举办了一个纽约空前盛大的个人艺术展。各社团赠送的几十盆鲜花和参加画展开幕式的观众挤满了宽敞的大厅。这个名为“郑发祥《梅之韵》”的纽约艺术大展,不仅在华人圈内引起轰动,就连崇尚西方艺术的美国本土艺术专家也纷纷前往参加。参观者无不赞不绝口。短短五天时间,展会便接待了参观者数万人之众。在这次个展上,时任纽约市市长彭博、中华公所主席伍庭典以及纽约议员高顿先生为郑发祥颁发功勋证书。郑发祥先生的梅花作品《冰魂皓态古今颂》和《香雪海》分别以每幅12.86万美元的高价被侨团买家收藏。

  郑发祥是福州人。幼年时因家境的贫困和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而这种性格和精神亦成为他后来在绘画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翻开他不算太长但却充满坎坷的经历不难发现,从闽江边的沙滩上用树枝画日落,到去日本举办个人画展,再回北京全面发展以及最终成为定居美国的旅美著名艺术家,可以说,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渗透着艰辛和甘苦,亦折射着他的努力和勤奋。

  发祥画梅,渊于他对梅花的酷爱。他爱梅花清丽、洒脱、超逸的风姿,更爱梅花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品性。他把自己的才华和情感全部寄予了梅花。古人称:作画是“借物以写胸中之所有”。而郑发祥常说:“梅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不畏冷风和严寒,笑傲群芳,具有斗雪傲霜的精神,它的香是从苦寒中来的。梅花高洁,化作泥土也依然香如故,而且还具有高尚的情操,只是为了报春而不与群花争艳。我以为对于一个有心的人来说,站在咏梅的诗书画面前,使人的性灵起到了一种激励和净化作用。”发祥画梅,正是透过梅花那独有的风韵和品性来抒发他胸中的独爱和追求。透过笔下一幅幅清丽、高雅、气势蓬勃的梅花作品,尽情赞美梅花那种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在世俗中一尘不染的品格精神。正是由于他准确地把握了画梅的精髓,所以他笔下的梅花图才会令人怦然心动。国画大师关山月观其画后给郑发祥的来信中赞曰:“功底深厚,创新出奇;梅家一派,非同流俗。”

  郑发祥先生的作品涉猎甚广。除梅花外,他的人物、山水、鸟兽、以及书法篆刻等都颇具功底。尤其是他的篆隶书法,那雄沉、圆转、遒劲中透射出的奔放、洒脱和超逸受名家的肯定。发祥深明“书画同源”的真谛,因而在笔墨技法上,他将中国书法淋漓痛快及流畅神动的精髓与大写意绘画的技巧融会贯通,力求书中有画意,画中有书魂。这种书与画的协调与互补使其相得益彰,达到了艺术上的真正和谐统一,收到了摄人魂魄的艺术效果。

  郑发祥经常被邀为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曼哈顿大学讲授神奇的东方艺术。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购买和收藏他作品的更是比比皆是。在这些友人中,蒋纬国先生、陈香梅女士、马英九先生更是对郑发祥先生的梅花赞不绝口。我亲眼目睹蒋纬国先生、陈香梅女士、马英九先生给郑发祥的亲笔信。从他们那热情及赞美的话语中不难看出,郑发祥先生的作品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的完美。

  应该说,做为艺术家的郑发祥绝对是一位成功者。但成功了的郑发祥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告诉我,他现在最大的压力便是感到艺术创作的重新突破。为此。他除了更加努力地创作外,还把“弘扬梅花人文精神,振兴华埠文化经济”作为己任。近年来,他频繁穿梭于世界各地,为华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在河南郑州的春拍会上一幅《香雪海》梅花作品以65万元的高价拍出,被加拿大收藏家收藏。2007年秋拍会上一幅四尺整张作品以12万元人民币定锤,又创郑州书画作品秋拍会的最高价。此外,郑发祥先生还十分热心于公益事业,在福建长乐市他的出生地,由他发起成立的“发祥教育基金会”是一个扶持家乡教育事业的资助机构。这个机构是长乐市继冰心教育基金会后第二个长乐籍艺术界名人为家乡设立的教育基金会。2008年郑发祥受邀出任“中华名家庆奥运”大型书画展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他还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杰出爱国人士”荣誉称号。

  禾苗 (美国东西方文化研究院院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27 爱梅花 更爱中华 2008-1-26 美术报000272008-01-26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