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视点
4  
PDF 版
· 传统资源的
研究与利用
· 2008亚洲双年展群体联动
· 丹青雅士共品风雅
· 艺术解读“快城快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艺术解读“快城快客”
上海双年展首次以艺术视角关注“人”的迁移
  本报上海讯 记者 王凯 1月21日,2008上海双年展首次新闻发布会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将于今年9月8日开幕的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学术和策展团队悉数亮相。总策展人由上海美术馆的张晴担任,来自荷兰的乌特勒支视觉艺术及设计研究生院院长翰克翰尼担任国际策展人,他也是2003年及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的负责人。

  在经过了约一年的讨论之后,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的学术主题被确定为“快城快客”。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解释说,这是有关城市移民的主题,迁移体现了一种从过客到主体身份确认并最终获得文化认同的过程。他认为这一主题也体现了上海双年展一贯的展览思路——紧紧扣住上海这个城市母体,演绎现代城市的各种问题。

  类似的主题,让人想起2004年第三届柏林双年展的第一主题“迁移”,还有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比莉安娜策划的外围展“迁徙嗜好者”。迁移,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在上海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迁移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从展览主题同样也可窥探出,本届上海双年展相比前几届,更加主动地介入了社会现实层面。

  快城快客,寓意了飞速发展的城市中人群迅速移动的特征。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迁移之“快”无关种族歧视、难民或者战争,它是中国巨大的城市建设浪潮和经济成就背后的组成部分。微距看,中国的城乡比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都市,而实际上这一切则是中国从农业化社会转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直接产物。而具体到上海,这个城市本身的历史文脉又给这个主题增加了内涵——它的殖民地历史、时尚之都地位和国际化抱负等等。

  第一部分“欲望广场”

  策展小组将展览聚焦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欲望广场”。城市的空间分布总是依据欲望法则,这里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公共空间,也是百年上海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各种力量流转、交汇的首要场所。人民广场更是中国当今社会的缩影。因此,20位左右的艺术家将会围绕着人民广场这个对象和它所揭示的某些信息创作作品。

  第二部分“迁徙家园”

  展览主体的第二部分“迁徙家园”由三个个展组成,集中展示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他们对人口流动及相关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要有深入广泛的思考,“迁徙家园”的特征在作品中要有鲜明的体现。

  第三部分“移居年代”

  双年展的第三部分“移居年代”将放置约二十名艺术家预先创作的作品,它们紧扣展览的主题,但运用非上海的素材。它们可以探讨南亚、欧洲或美洲等世界各地人口迁移融合的问题。

  第四部分“记忆码头”

  将在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车站和地铁等公共空间展示。这些空间是人口流转的中心,是迁移的空间节点。在这些场所,将会采用互动性强、灵活流动的展示方式揭示人口迁徙的社会现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1 艺术解读“快城快客” 2008-1-26 48256DEA008181F5482573DA000B83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