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面孔展是以1980年后出生的人为时间段,借以“非主流”的概念。旨在以表现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对1980年后出生的人,试以站在社会学与艺术发展史的立场研究。借“非主流”的概念,以表明这个时代从思想观念和艺术作品创作都区别于传统、官方美术。
进入21世纪,全新的文化,让我们跨世纪成长,后工业信息时代的来临让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在文化杂交的多元社会时代开始困惑、迷茫。这一代人并不只会颓废,他们在惑乱中追求寻找,寻找自己的理想和存在的价值。就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思想碰撞下,百花齐放的艺术作品诞生了。
从改革开放到至今几十年来,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80后年代出生的人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开始以活泼、判逆、搞怪的精神出现在这个新时代的土壤里。80后年代所拥有的文化积淀是来自应试的教育,来自父母娇惯和宠爱,来自电视电影的“古惑”、时尚,来自网络的虚拟;在整个时代文化杂交、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内心开始反叛,这种文化断代、而又是文化交融互动的年代,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保守;用“合而不同、融而化之”的心态,接受着从昨天到今天的一切怪现象演绎。有人颓废、有人积极、有人恶搞、怪异,各种不同的面孔出现,从这一代艺术家的文字和图片、行为和思想,不得不说是一个全新的面孔,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积极的创新精神,也可以看到后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忙碌、孤独、寂寞、多疑、奇诡,一种为自身存在的疑问,对生命、文化的困惑在他们的身上浮现。
80后年代的人,看着电视从黑白到彩色,从一个平静的中国到一个动感的中国,从“红色经典”到“超级娱乐”文化的变迁,从看到日本漫画进入中国,再到韩国的电影,电子产品进入中国,田园的生活变成消费的信息生活,一种变异和发展都在80后出生的年代打上烙印。他们和这些一起成长,在这样的土壤中发育,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在这里产生,用一种积极和创新来对应这个突如其来的时代。这种文化背景,这种文化积淀,必然滋生出这一代——积极而迷茫、矛盾的一代,他们是矛盾扭曲的综合体。
80后成长——变异的面孔:
从80后自身的成长来看,从可爱娇惯到判逆、从邻家的女孩变成性感女郎,从童话到古惑的唯酷年代,从唯酷到非主流。一种自身精神的演变都是错中复杂的,从自卑走向自信,从自信到自恋,从自恋到困惑,每一种精神突变都和这个满天星的时尚文化气息相关,困惑与迷乱、伤感与孤独都是奇怪地走来,怪诞地存在着。80后的人大都经过大学,抱着热诚的心走了进来,感受到社会与生活的现实;他们普遍无助,用颓废的身影、无聊、迷茫来了却大学四年的学业;然后孤独地站在飞速发展的城市角落,用忙碌去追逐、超越自己内心的恐惧。
从图像来看,每一个时代人们的图像代表着当下时代的精神文化,反映当下的物质生活,从“红、光、亮”到“高、大、全”;从这些红色经典的作品走向世俗人们的生活,从现实生活到60—70年代——泼皮一代青年,到80后称为“飘一代,非主流、虚拟一代,搞怪一代,叛逆一代的青年”图像都映射着时代青年的影子;从多元杂交的文化背景看,诞生在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不只是精神在图像上的映射,首先表现的方式多元化,油画、版图、摄影、插画、设计、网络多媒体、软件、电影等多种形式,结合杂交的社会现象,各种艺术家个体的精神情感差异大,带有神秘和内在的私密与困惑,然而这样才诞生出千姿百态的作品。
今天插画的发展以不只是单方面插图作为文字的附庸,它像摄影的发展一样,从记实、唯美走向观念,今天的很多插画都是一种新媒体艺术的化身,设计也如此,这些图像的发展史、这些体现人类精神文化变异的图像。
80后年代的人,积极地面对世态,用“合而不同、融而化之”的心态,接纳这个世界大家庭——“消费信息时代”;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颓废的身影、虚幻的情节、叛逆的场景、恶搞和颠覆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多元化文化时代,他们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解体外来文化、建构与重组,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多重性格并生,有不伦不类、有花纹怪异、有面部调情、有孤独寂寞、忧伤自残等。从图像来看,为艺术的发展留下多种可能。为新的艺术作了新的诠释。
图像的视觉经验——异化的图像:
整体从艺术家的作品来看,有面目怪异,内心恐惧,以这个消费娱乐时代困惑为主体,有的以虚拟和迷失自我、无法确认,有的以搞怪和扮酷为主。有的以追问生命存在,颓废、恐惧、病态等为表现的内容,以下我们大致归类:
1.花样变异的面孔:
芭比娃娃式的冷漠,叛逆、魔幻、搞怪的妆点和变异而时尚的面孔,浓妆艳抹地装饰着肌肤,放大的红唇和花样怪异的头饰,隐藏着的欲望代表都市情感的变迁和异化,一种情感的象征、面部表情怪诞,模糊的面孔都是套色的影子,共性与个性只是一个没有界限的彩色借口,是美化、丑陋,还是一个简单覆盖着的纹样,迷幻着都市人们的爱情神话,迷幻着人们情感的变异。
2.不确定的虚拟:
80后的人,成长经验的磨练,当发现青春不确定时,虚浮的心态并不宁静,游离而浮躁的象征情节,对生命和自己内心无法界定的妄想,寓言般的故事荒诞而离奇,一种来自内心精神虚无的描述和静静的呐喊。对某一事件、故事情节的虚拟,淡淡的悲伤和孤独在一个宁静而寂寞的场景下发生,熟悉而陌生的人和物、内心无助与不安,青少年多愁善感的心事和让人费解的青春事件层出不穷。虚拟的爱情故事和莫名其妙的孤独,爱与爱之间,不是相互纠缠,就是相互冷漠,整个安宁的天空为爱情而迷幻,爱情变得简单、快捷,情感稍纵即逝;生活异相扭曲,感情麻木而变形。对自身的困惑、幻想以超脱自我,虚拟爱情、人生哲学,一种乌托邦式的游戏和人生态度,用动漫式的浪漫和伤感,拼凑着存在的快乐与悲伤。幻想以超能量的能力,战胜现实生活中不可战胜扭曲的自我,来自动漫和电影的英雄主义后遗症的残留、痴心妄想。身与物化的孤独,把自我换位,精神与物质错位来奴役自我、鞭策自我、虚拟自我的伤感,傀儡的生活。
3.迷乱与煽情:
放大的实物在情感的煽动下,一种赤裸的欲望哲理般地变幻着,胡思乱想与不伦不类。
4.扮酷与搞怪:
扮酷、古惑、伪暴力都以嬉戏的方式解读和建构,人们以游戏的方式生活着,恶搞、搞怪都是以新的方式嘲笑自身,颠覆自己的信仰。
5.病态与自我抛弃:
病态的精神麻痹着内心存在的伤感,是爱与爱、是人与人、是物与物,一种精神高度虚无主义的麻木情节和感动、伴随着生活中的异化,一起非主流。
6.精神虚无的冰冷:
后工业信息时代的冷漠,一种有如机械般的规律轮回着,一切花样怪诞的繁华与璀璨,喧嚣的嘈杂与城市的冰冷,外表华丽、内心不安的隐意藏而不露。
这些丰富的作品,我们不能说代表整个时代的风格,但是可以看出这个消费信息时代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态、思想观念,艺术家以这种方式来表现,或者说是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对生活的思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名字叫《80面孔与“非主流”的感动》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