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一场扩大全世界艺术院校的网络工程
· 艺术春天
· “四季”的艺术与真实
· 青山不老画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场扩大全世界艺术院校的网络工程
探讨:在空前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中,学院何为?
  本报杭州讯 崔艳 4月8日至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华诞之际,“当代艺术教育与传播”国际峰会在美院象山校区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芬兰、日本等国际知名美术院校的校长、博物馆馆长及国内十大美术院校的院长围绕“教育即传播: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境遇与策略:多元文化语境与学院的知识学基础”两大主题进行探讨,思考在空前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中,学院所面临的危机和机遇。

  是孤岛还是十字路口?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学院的教授玛利亚·赛萝将艺术教育的传统,形象地比喻为“孤岛”,艺术学院与大型的综合大学相比就是一个个“小岛”。在新境遇下,为了打破艺术学院的孤立,她认为学院应该与综合大学合并。这一新的整体构架将会是艺术、科技和经济研讨会的“十字路口”,有挑战也有危险。“接受挑战并理解艺术教育的新要求”是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长约翰·艾肯在峰会中提出的口号。他认为在全球化以及文化产业和商业艺术市场的新发展下,给美术学院带来了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挑战,这正日益表明艺术教育在全球经济背景下需要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而对于21世纪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认为,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大众化、全球化以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浪潮中,美术学院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以至于原有的知识学基础受到了质疑。艺术创作和教育面临的不再是画室中的从容时光。在新形势下,黎明提出了“面向社会、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办学思路。紧随时代、贴近生活、服务社会的教学模式使广美有一个“商业美术学院”的称号。但黎明并不觉得是一个贬义词,相反他认为这恰好符合了学院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现代化的产物。

  艺术可以教授吗?

  在新世纪多样化的创作视野下,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院长古索对艺术能否真正成为一门可以教授的学科发出了疑问。他认为今天的艺术实践已经变得更加的系统化和跨学科发展,逐步淘汰了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学科模式,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创作视野。同样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院长托尼·琼斯也对当下艺术的教授模式产生了质疑。他谈到:“在全世界范围内,父母支持孩子选择艺术作为人生道路的比例日益增长,艺术已经从社会的外围进入到了中心,这些孩子普遍受到了通讯革命的影响,灵活熟练地使用着新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随之变革,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则担忧当今艺术所处的后殖民主义的语境,在中国会不会有一些负面意义。他焦虑当前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电子、计算机、媒体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传统艺术会不会丢失。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对于时下院校之间相互模仿、开设相同专业和新学科的过度开发引发的问题表示了担忧:“现在很多学校看到了我们开设新的专业,然后也照样开设新的学科,但是这样简单模仿会导致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下降。”艺术学院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提出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项新的艺术训练课程的出发点和目标。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院长马丁·诺特林认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学院的发展,应该以学生为主线,学习课程的安排要有益于学生自由实践的展开为导向,以此引导学生确立艺术定位,使其对新的背景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对社会进程作出自己的推动作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2 一场扩大全世界艺术院校的网络工程 2008-4-12 48256DEA008181F548257427001A7F6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