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画的最高要求是传神,而且是用独特的艺术语言——笔墨来传神。
“师造化,得心源”是前人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经验。现实主义不会过时,仍有永恒的魅力,社会的发展会赋予其不同的时代精神。清代大画家石涛以“搜尽奇峰打草稿” 、“笔墨当随时代”为座右铭,创造了山水画的经典作品。而人物画的问题比山水花鸟画要复杂得多。要熟悉人,研究人,了解人,往往既不像在山水中饱游卧看,也不像在花丛鸟群里欣赏陶醉。人是属于社会的,是那么复杂多样,那么精细微妙,那么变化无常,那么丰富多彩。欧洲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说“人是艺术创作的最佳载体”。如今现代化的摄影摄像方便易行,但不能取代写生。
写生是体现画家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画家搜集创作素材、获得创作灵感和锤炼艺术语言的必经途径。中国人物画家必须重视用毛笔写生,用笔墨写出人物对象的精髓,在写生对象面前直接进行艺术语言的转换。
古代画论“六法”中讲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骨法用笔”是其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古人讲“书画同源”,也是讲用笔。书画是一致的,强调“写”。所以称为“写字”,“写意”,“写画”。
人物画对造型有严格的要求,学习素描是必须。但是用铅笔、炭条、钢笔与毛笔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所以要提倡用毛笔写生。
中国画作画的最佳状态是“畅神”,“天人合一”,情感的抒发与笔法的运用相交融,而留在纸上的简洁线条,是心灵的“迹化”。真善美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标准。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发掘素材,获得灵感,艺术创作就有了源泉,有了动力。中国人物画家必须建起自己的毛笔速写画库,这是画家自己的“金矿”。黄胄的速写是当代人物画的典范,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17年里他就画了上万张速写。但其中大量还是铅笔和炭条画的。晚年的黄老才感叹道:“如果我早些用毛笔画速写,艺术上一定会有不同的面貌!”1956年,我上美院附中,开始画速写。假期回家乘火车,晚上不睡觉,画整车厢的旅客。上大学时,在农村煤油灯下画速写,眼睛都画得近视了。可惜这批速写大部分在十年动乱中遗失了。用毛笔画速写,当然比用铅笔、炭笔和钢笔麻烦些,难度也大些。近十多年来,我坚持走出画室,带上毛笔墨盒,画了不少人物速写,“写神寄情,放笔直取”,2007年年初结集出版《智者——李延声中外名人写真画集》。得失寸心知,算是一小结。对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我的学员,开学一个月,我就要求每人画一百张毛笔速写。起初他们担心完不成这作业,可是经过努力,几乎在十天里就画了一百张,每个人都觉得很有收获。
艺术是寂寞之途。李可染先生称自己是苦学派。去年纪念可老百年诞辰,我写了一篇文章《独具慧眼和苦学派》。可染老大智若愚,下苦功夫,下死功夫,下硬功夫,终于成就了大事业。人物画,肖像是关键,“传神写照在阿睹中”,我们人物画家要学习先师的精神与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人像,搜尽万像打草稿,立万像于胸怀,写时代之精神,攀登艺术巅峰就不只是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