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在苏州历史上可谓传统深厚,画家辈出,尤其是明清两代,苏州山水画家几乎占据画坛半壁江山。而观察苏州现代山水画发展,可以发现现代画家们在恪守传统美学规范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视觉图式和表现手法,尤其在表现江南水乡和园林题材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从中国现代山水画发展的时代背景上来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美术界盛行现实主义创作之风,写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化使当时的山水画家也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写实主义手法,寻求对传统山水的突破。在这场现代山水画变革运动中,以傅抱石、亚明、钱松嵒为首的江苏画家写生团,行程二万三千里,历时四个月,成为现代美术史上最大规模的山水画写生活动。他们根据写生而创作的一批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那一个时期里,温润秀丽的江南水乡也很自然成为山水画家视野中的审美对象。而在以后的岁月中,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李可染、吴冠中、钱松嵒、宋文治、吴养木、许十明等都曾热情描绘过江南水乡的风物。
早在明代吴门画派的作品中,画家已怀着极大的热情表现文人住宅庭院、庄园。作为明代文人“大隐隐于市”的生活理想,他们用温润清朗的笔墨,努力营造一个静穆文雅的人文环境。当代苏州山水画家,如孙君良、刘懋善、沈默、马伯乐、沈民义、陈危冰、姚苏、孙宽、黄钟、张建刚、胡一龙、顾逸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致力于江南水乡、园林题材的现代性笔墨表现,拓展了现代山水画艺术表现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觉经验,可以说是苏州现代山水画发展中亮丽的风景。孙君良致力于苏州古典园林题材的开拓与探索,但我们在孙君良的园林图式中看到的是多视角对古典园林景色的局部截取,欣赏古典造园艺术的画境美意。笔墨松秀,设色淡雅,天空、山水、树林的光影渲染自然,假山湖石的皴法、各种树叶的点法和亭榭回廊瓦顶的描法,都独具一格。刘懋善的江南水乡呈现出一种写实的繁华之美。作品以水墨为主,兼用色彩来表现,因画家早年学习西画,尤其爱好欧洲古典油画和法国印象派的风景画,后来改学中国画。刘懋善在绘画笔墨表现的探索上,通常用写意水墨大面积渲染、勾勒,然后填色,树木以浓墨粗线画成,细线勾勒画出蔓延的枝条,簇叶繁花则采用类似印象派的点彩技法,色彩通常是透明而浅淡。他在中国水墨画中融入西画的透视、明暗、光影,从而丰富画面的纵深空间层次。沈默同样用水墨的技法描绘江南水乡渔村,其略微夸张变形的农舍瓦房以及淋漓的水墨洇染变化。
马伯乐的山水画渗透着吴门绘画传统,沈民义彩墨山水画创作的特点是在画面构图上常摄取山水一隅,注重山石、林泉、树木之间的构成关系,小中见大,形成空灵回荡的景象。陈危冰的田园山水画把目光投向日益消失的广大乡村田野,在苏州现代山水绘画中较为独特,有着乡村田野风物的平淡、含蓄美,让人感受到江南田园的滋润、温软、清雅。姚苏、孙宽从传统的青绿山水画的审美意境中去清理、发掘苏州古典园林的构筑之美,以及建筑、花木色彩的华丽,山石堆垒、充满细节的画面以及精细谨慎的刻画,把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环境抽象化、理想化。黄钟、张建刚、胡一龙、顾逸等画家的山水画,他们在吴门绘画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山水笔墨艺术表现方面亦颇有新的建树。
这一群体的山水画家,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自然的湖光山色、田野乡村、民居旧宅以及富有人文意韵的古典园林,并用他们的画笔演绎出富有诗意的图式。这种积极探索与表现的精神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使然,与明代吴门画派中那些自然山水风貌和现实人文景观的先进意识亦相吻合。虽然在绘画视觉图象、笔墨表现上,不同时代的画家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我们在不同时代画家所提供的作品中,依然能体味出在吴门烟水的供养下,两者在艺术审美趣味上那种精致细腻、温润秀丽的气息仍然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