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6版:画家
3  4  
PDF 版
· 平实质朴 画为心声
· 朴实无华 清气袭人
· 静水深流 翰墨入境
· 诗情融融 画意深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朴实无华 清气袭人
■彭晓东
  明末清初,金石篆刻之学开始复兴,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术研究。在这领域里面,产生了很多大家,如“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等,都是这个领域的领头羊,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树立了典范。在当代的金石篆刻领域中,既要在创作上有突出成就,又要在理论上独树一帜,那么刘江先生便是这方面的一位优秀艺术家。

  刘江先生为人平和谦逊,不张不扬,不求闻达,极富有亲和力,对晚辈更是爱护有加。刘江先生治学治艺严谨,在学术道路上辛勤耕耘了60余年,虽年事已高,但对艺术的追求还是那么有激情。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江先生以其富有创作性的艺术风貌和学术建树,已名重海内外书法篆刻界。

  欣赏刘江先生的书法,能让人感受到他治学的艰辛与严谨。他跟其他大多数成功的艺术家一样,也是经过了一个“渐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说其他之前,我们先提及一件事。记得在2007年4月西泠印社社员精品展上,展览了一幅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的作品,画的是老杆梅花。画面上题有丁辅之一段甲骨文的诗文。对于甲骨文来说,一般人都是很难看懂,即使对于书法专业的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上面的甲骨文当时许多人只知道大意。最后谁也没有太在意这件作品了。刘江看了这作品后,开始什么也没有说,只说梅花画得很好,可谁知展览后的第二天,刘江托人送来了用铅笔工工整整地写的丁辅之甲骨文的全部释文,当时在场的人都惊讶了,都被刘江这种细致严谨的治学精神折服。这样的治学精神,在当下较为浮躁的社会,实在是很难的。

  刘江先生早年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始受业于诸乐三先生,后得到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诸位书法名家的亲炙。刘江以甲骨文、篆书和篆刻创作作为艺术探索的重点,并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苏东坡有云: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逸,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意思即是,真书容易呆板,草书容易漂浮,大字容易散漫,小字容易局促。而对于篆书来说,就更加难写,很容易板滞。因为篆字每一笔大小都是一样的,横竖变化极少,完全是一种手力的节奏控制,一旦没有了节奏整个字也就没有了生气。而对甲骨文来说就显得更难,既没有规则也没有既定的法式可以借鉴,要写出那种气韵生动的韵味,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我们面对刘江先生创作的篆书和甲骨文的书法作品时,你会感到,这实是一种在朴实中流露出的是庄重;在横竖规矩中流露出的是潇洒。就这两点,就已经充分地说明了,刘江无愧是当今的篆书名家。而在篆刻的创作上,刘江以深厚的篆书书法基础为根基,用刀如使笔,冲切又自如,重刀法,重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刀法由表及里突出笔意精神,在方寸之间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意趣与个性。

  一般来说写字的人不太关心理论;搞理论的人字写得特别优秀的也不多。“书家学者化”是一种强调两者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刘江先生可谓是这方面的楷模。他既是一位非常重视理论修养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篆刻艺术为世人所重。历年来,撰有《中国印章艺术史》、《篆刻美学》、《篆刻艺术的形式美》、《诸乐三评传》、《篆刻常用字字典》等40余部著作。其中《中国印章艺术史》、《篆刻美学》著作的完成,不仅赢得了印学界赞誉,也得到了书画艺术界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印学理论的空白。在刘江的众多著作中,有4部已被翻译成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字出版。

  作学问、搞创作需要一颗沉得住的心,不怕孤独,耐得寂寞。刘江六十年如一日。他已创造了艺术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孤寂之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36 朴实无华 清气袭人 ■彭晓东 2008-10-25 美术报000362008-10-25000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