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视点
3  4  
PDF 版
· 消息树(4则)
· 以为人之道 成书谱之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为人之道 成书谱之学
《书谱》主编张培元答《书法网》记者丁剑问
  【丁剑】首先祝贺《书谱》杂志复刊。请问《复刊号》的重印基于哪些考虑?

  【张培元】任何一件事,想的时候容易,做起来都不容易。“书谱”的重新开张很难,难在之前它做得太好了。重印《复刊号》是想把《书谱》做得像《书谱》。“万分之一”的出错率是行规,但我们的标准应该更高。

  【丁剑】人名用直线标注,书名用曲线标注,这在杂志上很少看到,海外也没有。而且采用繁体字竖式排版,特别传统,令人耳目一新!请您谈谈当初的想法,您的考虑一定要深刻得多。

  【张培元】开始就想这样做,因人手有限,所以没实行。修订时按原来的想法尝试了一下。现在看来是对的。但工作量很大!《书谱》是学术期刊,在发现和阐释学术精华的同时,对古典文化中之可借鉴元素的研究和采撷是必要的。类似做法如能让大家生欢喜心,我们会保持下去,读者喜欢,我们会用心好好做。

  【丁剑】《书谱》将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您给《书谱》杂志这种古雅的定位之后,人们会关注其模式背后的气质,包括应有的品格,对吧?

  【张培元】很高兴听到两个词汇,“品格”和“气质”。“书如其人”,杂志也应该如其人。《书谱》不只是本杂志,更像是个人。此人不但精于书学、博古通今,而且有一种格调和气质,是骨子里面的东西。它有知识,有文化,还有道德!不仅诚实、认真、谦和、客观、大度,而且勇敢、独到、公正!重要的是,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精神,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气节!如果通过《书谱》杂志,人们能找回某种情结,感受到精神上的安宁和情感上的和平,我们就满足了。我们要让诸如“恭维”、“讨好”、“客套”、“虚假”、“自私”、“自大”、“偏执”、“狂妄”、“唯利是图”等东西在《书谱》杂志里找不到空子。

  【丁剑】可以做得到吗?

  【张培元】可以。梁披云先生做到了。我们也必须做到,除非我们做的是与《书谱》无关的事情。《书谱》和梁披云联系在一起,梁披云和于右任联系在一起。梁披云和于右任不是两个具体的人,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文化。书谱人每做一件事情都必须考虑:“换做梁老会这样做吗?”“如果于右任先生还健在,老人家会认可我们的做法吗?”

  【丁剑】“书谱”精神的确令人感动!在物质欲望如此强烈的现代社会里,能以祖宗之法约束自己的人,太少了。“书谱”的坚持令人尊敬,也引发人们深思。《书谱》将如何通过内容来表现与众不同?复刊后的《书谱》与“梁披云时代”的《书谱》会有哪些不同?

  【张培元】不少朋友认为,复刊后的《书谱》要超过“梁披云时代”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最好是加一些新东西,做得和原来的不一样,让新老《书谱》失去可比性,就能做得更好。建议都不错,但我不敢。因为我很笨,照着梁老的模式都未必能做好,创一套模式我更没把握。我没想过要超过原来的《书谱》。“克己复礼”,关键在“复”字。既然是在恢复一件值得恢复的东西,说明本身她已经很好,把“好”做到位就可以了。能做得和老《书谱》一样,就很好了,我是这么想的。梁老的道德文章是一座山,通过爬“山”,借先生的高度一览秋色,没把自己累垮已经不错了,何来心力遑论超越?我认为,艺术的珍贵之处不在于它是新的还是旧的,重要的是地不地道?是不是有品位有内涵?《书谱》重新开张,不是为了表现某人的能耐或者谋求个人的利益,是为了传承以于右任和梁披云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的精神。“精神万古,气节千秋!”既然是“万古”的东西,哪能随便出新?“古”到了极点会比不伦不类的“新”可贵。《书谱》杂志的气质会像以前那样,朴拙、古雅。栏目有整合,但精神不会变。梁老说“书谱”杂志不是他的,更不是哪个家族或者个人的。“书谱”属于书法人,属于整个书法界,而书法界是没有国界的。“书谱”这个平台将是最自由、最具包容性、真正可以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不管是哪宗哪门的,只要是真学术,角度新颖,有深度,能给人以启发的好稿子我们都欢迎。内容上,《书谱》杂志将会是最具原创性的,复刊之初暂时无法做到,但未来会做到。不过,所有稿子都是原创的也不现实。《书谱》还有另一种使命,就是记录非时效性但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为子孙后代留痕。综上所述,《书谱》是一本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纯学术期刊,《书谱》杂志的气质將以典雅、古拙、厚重为主,因为它蕴涵了思想、学术和历史三方面元素。

  【丁剑】我们确信“书谱”将会以它自己的文化担当,在书法界、文化界,甚至思想领域产生应有的影响、作出贡献。我想问的是,“书谱”有什么样的书法理想?其次,“书谱”对当今书坛怎么看?有何期待?第三,未来的“书谱”将如何为当今书坛和中国书法史做贡献?

  【张培元】“书谱”的书法理想就两个字:繁荣。希望汉字书法艺术更加繁荣。繁荣才能发展,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目前的书坛,总体是令人欣慰的。从以香港《书谱》的创刊为标志的1974年的书法复兴到2008年的“呼唤大家”,汉字书法正走向逐步繁荣,这是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和重要的书法群体以及特立独行的书法理念,有可喜的学术成果。一批人在用心地做书法方面的学问,其中一些成果很有深度。正因为有成百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爱好者构成了汉字书法群体的塔基,当代书法史的“金字塔”才有这样的厚度和高度,其塔尖才会如此风光无限、令人崇仰。当然,书坛还存在着问题,很正常。阳光下面有灰尘,“四海清宁”是相对的。要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用正面的态度去做事。《书谱》的工作主要是书法的海外启蒙,让更多海外人士接触到书法,学习书法,收藏真正的书法家的作品,将汉字书法家推向世界。

  【丁剑】这是《书谱》的优势所在。为什么您会把《书谱》的使命定位在海外启蒙和全球传播呢?

  【张培元】这是从于右任和梁披云身上延续下来的使命。两位老人做的是一样的事情。于右任发轫书法的平民化传播,梁披云则直接面向海外,《书谱》杂志在海外的发行面很广,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真正的文人是有使命感的,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文化的精神脉动在他们身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既然接过这一棒,就要继续往前跑,并保持方向一致,别无选择。中华文化中非常优秀的元素是属于全人类的,应与各国人民共享。没有推广和传播,人们很难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好在哪里。这对世界来說是一种损失,对中华民族更是个损失。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比人家的好,那样就无法对话了。但我们可以说,各有各的好,这是事实,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我们应该以文化为介质,通过沟通和交流促进了解和尊重,冰释隔阂与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丁剑】“香港书谱”停刊之前对书坛倾注了很多心力,复刊后將会实施哪些措施和计划呢?请张先生谈得详细一点。

  【张培元】我们会在四个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首先是“活动”,开展含金量高的活动很重要,可以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书法的繁荣。其次是“举办教育”,面向海外的以普及为主,面向国内的以提高为主。第三是“发展传媒”。除了《书谱》杂志外,还会出版其他刊物。第四是“研究支持”,对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活动”和“教育”是基础,“传媒”是通道,“研究支持”是“金字塔”的“塔尖”,四个部分一个整体。

  【丁剑】相对而言,哪个部分更加重要呢?

  【张培元】是教育。目前的书法家偏科现象严重,包括一些获奖作者。一般是以某一书体获奖,但其它书体往往较弱,有的连楷书都不会写,总体的书学素养不够。所谓的书法家,必须各体皆能。

  【丁剑】对,真正的书法家必须各体皆擅。

  【张培元】即使各体皆能,未必就是书法家。书法家应精通书论和书史。

  【丁剑】以您的这个标准,成为书法家好难哦。

  【张培元】尽管如此,是否就是真正的书法家了?也未必。真正的书法家,一定是书法之外另有建树者。单一学科的营养是很难造就大家的。

  【丁剑】如此说来,要成名成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张培元】是的。张海先生“呼唤大家”,情之真心之切不容置疑。但“呼唤大家”首先必须“呼唤真正的书法家”,没有“真正的书法家”群体,“书法大家”是出不来的。

  【丁剑】这个观点更为严肃,站得更高,头脑更为清醒。综观书坛或是书法史,这是特殊的时代。人们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更加直接而无所畏惧,怎么办?

  【张培元】要讲精神和气节,要讲修养。我相信,在书法家群体中会出现一种对修养和精神的自觉追求的时尚。拜金是“时代问题”。“时代问题”的基因里有教育、文化、哲学、经济和政治等元素。三十几年来,我们对教育、文化、哲学的关注很不够,甚至对经济的关注也不够。由于精神的养分缺失厉害,导致信仰崩溃,黑白颠倒,是非不明。现在之所以大家只看重金钱,是因为我们曾经对金钱太不看重,这是报应。在社会风气蜕变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很重要。

  【丁剑】《书谱》作为一份学术期刊,责任很重大。未来的《书谱》杂志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会怎么做?如何定位和推广?

  【张培元】《双城记》有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太平盛世”!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仁、义、礼、智、信、廉、耻一钱不值了。我注意到你喜欢讲“本体”,人的本体是什么?是精神而不是物质。幸福快乐的主体是什么?是精神。大多数人在追求非本体的东西,把可贵的东西遗失了。只重行动而缺乏思想,思想是精神层面的。没有独立思考,所以从众。只动而不想,就成了动物了,长此以往人將不人。有钱便是“爹”!把亲“爹”都丢了,这是时代的悲剧。不止是中国,其他国家也一样。我们无力影响时代,但可以做好自己,做个真正的“人”。我们把《书谱》杂志当做“人”来做!《书谱》是有血肉有尊严有廉耻的人:这就是《书谱》的定位。至于推广,具体负责的人会思考。但居高声自远,不用借秋风。

  【丁剑】你们“书谱社”和“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在将书法面向海外进行推广的时候,是如何看待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培元】文化冲突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不能机械地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想到的都是矛盾和冲突,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矛盾和冲突。我更愿意持有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因为我希望看到理解和尊重。固然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侵略是客观存在;甚至东方文化中的日本和韩国对中国文化也构成了威胁。但别害怕,也不要那样想。我认为竞争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真的好,谁竞争得过你?如果你不行,不用竞争你也不行。其次,存在竞争是好事。竞争可以促进转化和升级,没有竞争会引发懒惰和危机。第三,在一切国际事务中,相互尊重十分重要,不能事先设立假想敌。在战略上以“天下大同”的思想为指引,在战术上做到至真至诚至精至细,就没什么难事了。我们之所以能够解决任何冲突和矛盾,永葆民族活力,靠的就是“天下大同”的思想,而且无往而不利。中华文化是“水”,可以承载一切,最具包容性,可以淡化和解决任何问题。

  【丁剑】每个人做杂志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书谱》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观点?

  【张培元】《书谱》没有观点,是发布观点的平台。但有自律的条例和追求的目标。目标就是做得像老《书谱》那样,自律的标准就是做得像梁老的为人那样。至于具体的业务计划,一步一步来,慢慢地你都能看到。总之,一切工作围绕着梁老的八字方针,“弘扬书学,嘉惠书林”。

  (注:本文有删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30 以为人之道 成书谱之学 2008-11-8 48256DEA008181F5482574F80025AF30[] 2